1 / 3
文档名称:

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概况.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概况.docx

上传人:不忘初心 2022/8/1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概况.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概况
1号线工程概况以AA地铁提供的2009年5月份《AA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
1 线路
1号线走向为:自惠山新城的惠山大道,向南跨锡北运河、沪宁高速公路→风宾路(规划北延段)→锡澄路→规划海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概况
1号线工程概况以AA地铁提供的2009年5月份《AA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
1 线路
1号线走向为:自惠山新城的惠山大道,向南跨锡北运河、沪宁高速公路→风宾路(规划北延段)→锡澄路→规划海澄路→锡沪路→下穿沪宁铁路→工运路→中山路→清扬路→下穿京杭大运河→华清路→观山路→青祈路,至终点雪浪。
km,,(含敞开段)。共设有车站24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19座。线路穿越了AA市的惠山区、北塘区、崇安区、南长区、滨湖区等五个城区。
1号线在线路北端在锡北运河南侧,靠沪宁高速公路设西漳车辆段,在线路南端雪浪设停车场。在三阳广场和金城路站附近设主变电所,控制中心设在金城路站附近。
2 车辆选型
1号线采用四轴B型车,铝合金或不锈钢车体,DC1500V接触轨受电方式,车内设空调。列车编组初、近期6辆,4动2拖。初期配属车数为23列,138辆。
3 车站建筑
地下车站:从节能和安全方面考虑,采用屏蔽门系统。车站型式采用地下一层侧式、地下多层岛式等多种。
高架车站:采用开敞式站台、站厅,不设集中空调,站务用房设分体式空调。
4 轨道工程
正线及辅助线拟采用60kg/m钢轨及其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及其7号道岔。结合不同的区间结构形式确定轨道结构形式,正线采用整体道床。
5 机电设备系统
⑴ 供电
1号线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共设三阳广场、金城路2座主变电所,每座主变电所从城市电网引入两路110kV电源。
全线共设14座DC1500V牵引变电所,每座车站(场)设1~2座降压(跟随)变电所。设电力远程监控系统(SCADA)和杂散电流防护系统。
牵引供电制式拟采用DC1500V接触轨供电方式。
动力照明系统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TN-S系统)。
⑵ 通信
同期建设专用通信、商用通信、警用通信三大通信系统,分别满足运营管理部门、乘客和公安部门的通信要求。
⑶ 信号
设置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包括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三个子系统。正线采用基于通信技术的移动闭塞信号系统(CBTC),车辆段采用国产计算机联锁系统。
⑷ 通风与空调
高架及地面车站采用自然通风和排烟,当自然排烟达不到要求时,设机械排烟装置。
地下车站采用屏蔽门系统,以减少运营能耗,保证乘客安全候车。
⑸ 给排水与消防
采用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共用水源。各种污水、废水分类集中处理,就近排放到城市管网。
消防采用水消防系统和辅助灭火器系统。
⑹ 防灾报警系统与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防灾报警系统和机电设备监控系统采用三级控制方式,即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级。
车站分控级BAS系统、FAS系统在车站与车站SCADA系统组网后,经综合监控系统将信息上送至控制中心中央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