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
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sternal angle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名词解释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
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sternal angle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翼点——pterion
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内侧壁,由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呈“H”形的区域,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造成硬膜外血肿,危及生命
椎间盘——interverbral disc——椎间纤维软骨
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具有连结,提供运动度,缓冲震荡,保护脑等作用
骨盆界线——terminal line of pelvis
由骶岬向两侧经骶骨侧部上缘、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咽峡——isthmus of fauces
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也是口腔与咽之间的狭窄部。
肝门——porta hepatis
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及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
肺门——hilum of lung
为肺内侧面中部的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的门户。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在膀胱底内面,左、右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处黏膜与肌层连接紧密,无论膀胱空虚或充盈,黏膜平滑无皱襞,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
当心室收缩时,富含氧和营养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再经主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组织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带回血液,在经各级静脉属支,最后到达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汇入右心房。此循环途经长,流经范围广,称为体循环。
三尖瓣复合体——tricuspid value
三尖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部分结构损伤,将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
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变慢,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mus
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危险三角——danger triangle
面静脉在口角以上面部感染处理不当,如挤压化脓处时,可导致细菌栓子至海绵窦,造成颅内的继发感染,故通常将两侧口角至鼻根部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