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docx

上传人:3321568027 2022/8/1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文言词语
  这。
  品德高尚。馨,香气。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
  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
  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二、理解探究
  (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三、迁移拓展
  “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