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放养”孩子的教育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放养”孩子的教育启示.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7/7/20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放养”孩子的教育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放养”孩子的教育启示
我们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寒假时把四岁多的小姑娘送到了在鄂托克旗牧区的爷爷奶奶家。那里的冬天很荒凉,只有枯草、黄沙为伴,今年雪大,一眼望去,只有茫茫雪原。陪伴孩子的除了爷爷奶奶,就剩下了牛和羊。小姑娘几天下来,就变得脏兮兮的,因为总是抱着羊羔玩儿,身上也会有羊粪的味道。可即便如此,一点也没有影响小姑娘快乐的牧场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都在草场上闲逛,玩草、玩沙、奔跑,和牛羊们打招呼,跟奶奶一起给母羊接生……她发现不是所有的羊都是喜羊羊,山羊就跟它不一样。在雪地里来回跑、跳,一个人刨土坑玩儿,没有什么玩具,也没什么电子产品,可她就是玩儿不够。中途去看她的姑姑对此不以为然,责怪爷爷奶奶不好好管孩子,还督促孩子的妈妈快把孩子接回城里。
假期结束后女孩回到家,妈妈发现了孩子的变化:首先是胆子很大,没有什么害怕的。有时候妈妈因为天黑不敢出去,让爸爸陪同,她竟然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不怕,我陪你去。”其次,就是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想看书就自己去看了,还给妈妈提建议,再买一些有关草原、牛羊的书。再就是慢慢独立起来的孩子,不烦父母,也不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进入了一种很自在、很自主的生活状态。
无独有偶,我们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孩子,她妈妈坚持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满足她对玩儿的需求。放学后,陪她在幼儿园自由、尽情地玩耍,周六日,基本是在户外活动,即便就她一个人也玩儿得非常开心。这个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是所有的活动都参加,一些高难度的活动男孩子不敢的她也敢,积极、活跃、阳光,内在的规则感也非常好,很会跟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回到家,在很多事情上都很有主见。唯独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她不愿意参加各种辅导班,不想学什么东西。在一些大人眼里,这个女孩子不像个女孩子,什么也不学。她的妈妈也因此被家人批评,甚至孩子的爸爸也不理解,怪怨妈妈不让孩子学东西,自由得没样子了。
这两个女孩子,在某些情况下,有点像“野孩子”,无拘无束,不愿做大人眼里所谓的正事,就想自在地“瞎玩儿”。但更多的,也是让我们异常惊喜的,是她们的独立与自主,她们内在的开朗与无惧,以及她们会自然地内化并遵守规则。这些在很多孩子身上已缺失的东西,她们就在自由玩耍中获得了。但因为不一样,也让他们周围的亲人们担心:这样下去,孩子学不好、跟不上别的孩子该怎么办?因为这两个孩子还小,虽然我和她们的妈妈一样充满信心,但毕竟还没能通过事实证明,而只是这样介绍这两个孩子的案例,也让很多家长接受不了,不敢轻易去尝试。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反面的例子,在对比中试着去理解和接受。在幼儿园,我们发现,在独生子女群中,胆子小是很普遍的情况,尤其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被照顾得越周到,孩子越是如此,他们总是缩在大人的身后,这也不敢,那也不敢。一些家长为了克服孩子胆小的毛病,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去体验早教班,希望通过与更多的人接触,使他们变得胆大一些,但事情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发展,甚至导致了另外的问题
――一些上过早教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后并没有变得更合群,而是更孤单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多年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发现0~3岁是孩子与自己建立关系的时期,借助环境中自然的存在,孩子与之不断互动时,一直在感受着自己,身体、心情、状态,慢慢地,他在收获着属于自己对事物、对环境、对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