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金时代》读后感(优秀3篇)
《黄金时代》读后感 篇一
这本书叙述出知青时代的另一种生活,那是压抑和反压抑的生活。王二和陈清扬顺应本能欲望,自然而坦然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以青春率性而行的人性之真实。在这里,身体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一切,她也决不后悔,这就是奋不顾身的爱情。不管以后王二境况怎么样,又或是拥有过多少女人,但当他回忆起21岁时和陈清扬一起在云南插队的时间,必定会反复体会,充溢感慨和叹息。
那时,他们分开,结束了一生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读后感 篇二
现在是凌晨十二点,我最终读完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记得大约一个月前,在新浪专栏里看到了几篇回忆王小波的文章,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黄金时代》这本书。书名好像之前也听过,重要的是当时想要找一本看,于是就选择了这本书。
我从书旗小说APP中下载的全本,没有花一毛钱。也因此不能避开地看多看一些夹杂在正文中广告,也难以避开地将各个故事串联在一起读。事实上这本书是分为五卷的,每卷除了共用名字叫“王二”的主子公外,都有一个独立的卷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而我阅读的电子书,各卷之间是没有卷名的,我曾一度怀疑为什么在读的故事跟上一个故事没有太多的关联,而是另起炉灶呢?
百度百科里介绍这本书时说,它是知青文学的突破之作,以特有的写作方式和写作视角给知青文学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百科里还说,它是《亚洲周刊》选出的101部亚洲小说之一。这些评价毫无疑问地可以权威地证明这是一本好书,是开卷有益的典范。可以作为一名一般读者的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定性为一本好书呢?
曾几何时,沉醉在《平凡的世界》里,被深深地感动着。少平用劳动和读书来追求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少安则用劳动和实干为自家和村民创建着物质的财宝;金波和藏族的姑娘仅仅是因为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可以谈一场精神上的恋爱,润叶在努力追求华蜜失败之后才发觉华蜜不在彼岸而就在触手可及的身边。读完此书,感受受到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自己的灵魂在那段日子里实现了升华。可读完《黄金时代》呢?完全的一脸茫然,不知道在表达怎样的主题,不知道故事背后是怎样的意图?
王二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出身学问分子家庭、经验过文革、上过高校、留过洋、在高校任教的社会上层人士。这里的上层不是指拥有多少的财宝或者拥有多大的权利,而是指拥有学问和才智。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对待任何事情,即便是肃穆仔细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中却有意隐去了重要的部分,重点描述了非常可笑的一部分。比如讲到西方留学,《墨迹》中会介绍校内是多么的漂亮、教授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学生是如何肆意享受青春的放纵、自己打工的艰辛以及取得优异成果的不行思议。而王二的留学经验,只关注了两点,一是导师如何压榨自己的剩余价值,而是如何和妻子开车去马路上或者公园里“坏一坏”。前者可以说明为对文革思维的迂回讽刺,那么后者只能理解为个人行为的放纵,虽然这是成年人最本质最原始的行为。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