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餐饮业态与市场分析
第一讲  餐饮业态与市场分析(上)
 
餐饮业态与市场分析概述
 
(一)受四方面因素的制约
 
尽管中国餐饮业面临无限商机和发展潜力,但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目前正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共同净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
Æ 提示人们注意节约日益稀少的各种资源,让有限的资源为人类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品和财富。
Æ 告诫人们要用科学合理、经济简洁的加工生产方法,激发和保护原料自身的营养,减少、杜绝对人体的伤害。
于是,现代餐饮企业开始将绿色作为自己的卖点,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简朴自然的餐饮服务。
 
(四)餐饮内容、品种更加丰富,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
 
法菜、俄菜、意大利菜、土耳其菜、日韩料理等外来菜丰富了中国餐饮市场,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伴随着奥运会的召开,将有越来越多的外来餐饮形式为中国餐饮市场增色,并为中式菜肴的创新提供可借鉴的素材,丰富中式菜肴品种。
随着市场消费从价格、品种选择为主,向价格、品位、氛围、服务和品牌文化等综合型方向转变,餐饮形式更加多样,且越来越随意,消费更加注重绿色、科学、卫生、环境、特色、服务的需求。
现在人们除了可以在餐馆用餐外,还可以在这里社交、商谈,甚至是休闲和娱乐。食疗餐馆、绿色饭庄、主题餐厅,就是把餐饮的功能不断延伸,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和精神享受。人们追求品牌店、特色店和名牌餐饮企业的势头更加明显,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品牌、特色餐饮深受青睐。
 
 
第二讲  餐饮业态与市场分析(下)
 
餐饮市场特点分析
 
(一)大众餐饮消费水平快速提高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加快,在餐饮消费总额中,家庭消费比例不断攀升,居民外出就餐花费持续升高。
2006年全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达到780元,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省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已超千元,家庭私人消费在很多餐馆的收入中占到80%,餐饮企业节假日市场的营业额较平日普遍增长2O%以上。消费群的“公款高消费”明显减少,餐饮市场发展趋向于大众化。
 
(二) 餐饮消费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和现代化
 
随着个人旅行、公务差旅、商务活动、居家消费、休闲娱乐等成为餐饮消费的动因,餐饮消费也突破了传统的商务餐、家庭餐等范畴,进一步拓展到自助、宴席、配送等领域。
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快餐市场已经占到连锁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半壁江山,其中广东省超过90%。这一趋势还将带动消费方式的创新。
 
(三)餐饮经营的取向将越来越集团化和品牌化
 
2000~2006年,%%,,这些大型企业集团都拥有自身的服务品牌,几乎全部采取了品牌连锁方式经营。
但从国际化,或者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前50名餐饮企业营业额占全行业比重高达20%以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餐饮业的集中度还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四)餐饮的内涵将越来越人性化和生态化
 
如今人们的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对饮食更加注意和重视,除满足正常生理需求外,人们越来
越将饮食质量与健康、身份、社会地位、财富、自然、环保、绿色联系在一起,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性、科学性、经济性、享受性,食疗餐馆、绿色饭庄、粗粮、野菜受到了人们的宠爱,更加体现了人们饮食消费的质量和精神享受,即满足心理和健康需求。餐饮消费需求已向享受性和营养型转变。
 
2.“餐饮绿色消费工程”启动
随着消费者日趋重视生活质量和品位,餐饮业将更多地将自身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健康生活等结合起来。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已经正式启动了全国“餐饮绿色消费工程”,并开展了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的认定工作。
大连、成都、合肥、温州等城市进行了绿色餐饮企业的创建或评选活动,随着消费者日趋重视生活的质量和佳肴的品位,餐饮业将更多地将自身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健康生活等密切结合起来。
 
(五)餐饮文化的传播将越来越国际化和市场化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餐饮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融合。2005年,中国餐饮业利用外资项目894个,合同外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在中国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前100位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营业额占1/4。
今后,不仅会有一大批外资餐饮企业分享中国市场,还将有更多具有优势的民族餐饮企业走出去,在世界市场上弘扬和创新中国的餐饮文化。
 
 (六) 连锁经营成为餐饮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麦当劳”、“肯德基”在世界遍地开花的经验,使国内餐饮企业也看到了连锁经营的种种好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