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祖国的花朵 2022/8/1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1
黄大发系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民主村民组农民。从1958年起,黄大发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支部书记、民主村支部书记等,在村干部任上45年,牢记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年,黄大发下了决心。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3
黄大发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
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
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4
草王坝村几面大山的背后是螺丝水河。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想引来这稳定的水源。黄大发任指挥长。
当时,修这条水渠,中间必须打通一条长116米的隧道,公社认为技术难度太大,黄大发就带着群众自己干。
黄大发先用农村土办法确定水平线:竖起竹竿测量,人眼两边“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刚修渠的时候我才几岁,十几年里父亲经常不在家里,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败的时候,我已经上中学了,那时候父亲经常在家里发呆,我知道他很伤心。”黄大发的二儿子黄彬权说。


但是,黄大发没有放弃。
1976年,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住在黄大发家里。“小个子、有干劲,满手的茧握手扎着疼。”这是黄大发给黄著文的最初印象。彻夜长谈中,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再次见到黄大发,是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10多年了,但一眼还是认出了他。他穿着_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
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5
水渠工程立项了,摆在黄大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凑钱。
按照当时的政策,修建这样的工程,国家补助材料、匹配一定资金,村民要投工投劳,须自筹部分资金。算下来,全村900多人,。


当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元。
黄大发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了每家每户凑钱的要求。作为村支书,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当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钱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满是赶着牲口,背着鸡蛋、黄豆、蜂蜜的村民,他们要到附近集市卖了换钱。
村民杨春友说:“盼水盼了几十年,有机会修水渠,家里生活再苦都要支持。”
也有村民反对。以前那条半途而废的水渠是村民心头的伤疤,有的村民说:“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饭吃。”黄大发回答:“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妻子徐开美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