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关于在中职生心理辅导中减轻阻抗的实践心得
一、中职生心理特点
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中,有这么一个尴尬的群体,那就是中职生或叫做职高生。他们大都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但较肤浅,情感丰2
关于在中职生心理辅导中减轻阻抗的实践心得
一、中职生心理特点
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中,有这么一个尴尬的群体,那就是中职生或叫做职高生。他们大都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冲突冲突时常发生。他们在学校阶段 ,由于成果差,长期受到部分老师放纵不管和家长的放任,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到了职高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自我管理力气要求的提高、心理需求的转变等等因素,诱发其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使他们的心理适应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消逝心理障碍。
二、学校心理辅导现状
学校心理辅导是关怀同学成进步展的自我教育活动,是老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学问对同学的学习、生活、交往、择业等方面供应指导和关怀,从而使同学身心得以健康进展的一项专业活动。
可是现状却是中职生有解决不了的苦恼,宁愿自己纠结着,也不愿求助心理老师,所以心理辅导室经常是“门庭冷落”。为此,我们辅导老师主动联系班主任,让老师“介绍”一部分有需求的同学。可这些同学来了,也是深深地警惕着观望着。不少同学对心理辅导抱有抵触心理,同时他们语言表达力气和理解力气有限,很难精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表述上规律混乱,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去倾诉。
在实践中,我发觉了一个突破口,即在不涉及同学具体的隐私的状况下,从躯体和情感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运用意象对话心理询问技术,能快速有效地关怀到同学。
2
三、操作过程
万事开头难。为了降低来访者的阻抗,在正式进行意象对话治疗之前,我会先做一个铺垫。实践的过程中,我发觉假如先引发来访者对躯体感觉与心理心情的相互关系的爱好的话,那么后续的意象对话治疗会更顺当有效。
下面我将以一个考前焦虑的来访者为例,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环节一:来访者自诉
询问师先和来访者聊谈天,主动关怀来访者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来访者自诉再过一个月就要幼师上岗证的考试了,她特别想顺当通过,可是一想到考试就烦躁,心里明明知道要练琴了,可是坐在钢琴面前就逃走,一点也不想练习。越不练习就越紧急了,晚上睡不好,同时觉得很灰心丧气,觉得自己要让爸爸妈妈无望了。
环节二:唤起来访者曾经的体验
询问师:看起来你现在处于焦虑的状态中。理智上知道,可是心情把握不了。
来访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消退焦虑,想让自己能以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去考试。
询问师:好的。你需要的是管理你的心情。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你有没有留意到不同的心情会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生气的时候,你的身体是什么感受?可以用一个比方来形容吗?
3
来访者:胸口鼓鼓的,好像一团火在胸口,呼吸比较急促,心砰砰跳。
在询问师的引导下,来访者慢慢回忆了不同的心情下的不同的身体体验。比如:欢乐的,哀痛的,心酸的,沉重的,压抑的,紧急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