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知识归纳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下列各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的是( D )
、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
二、非选择题
,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一本图书,目录如下(节选)
引子 1958年北戴河之夏
第一章 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
第二章 发动“大跃进”,出台“总路线”
第三章 高产“卫星上天”,钢铁“元帅升帐”
第四章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
(1) 根据节选图书目录判断在这一时期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怎样的美好愿望?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造成了哪些不良的后果?
答:“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不良后果: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出现了“瞎指挥”“浮夸风”“高指标”的不良现象,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导致1959—1961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材料二
(2) 材料二图片中三位英雄模范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称谓分别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答:a:“铁人”—王进喜; b: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c:“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应该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爱国爱民、舍己为人的精神。(意思只要相近即可)
(5)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对国情认真分析,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意思只要相近即可)
如何学好初二历史的方法
一、梳理单元,提炼要点
到了期末,时间非常紧张,在历史复习时可以对每一个单元的要点进行提炼,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如复习一、二、三单元时,可抓住四大要点:(1)列强侵华的主要战争;(2)被迫签订的条约(3)各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4)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抗争。这些要点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只要记住这些知识以及内在的联系,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各个单元的要点逐一梳理,再按历史分期,题型进行分类,全部要点就可以得到浓缩。
二、横向联系,以点开花
即在复习到某一个问题时,联系到同类其他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复习近代化探索时,可由洋务运动,联系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且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到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大会议时,可由一大联系到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复习到农民起义时,就可以联系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