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近古诗--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
(一)主持人上台
甲:同学们,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正常交流的桥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进步,如今许多外国人都在学习我们民族的语言。
乙:是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学好普通话,、甲:我知道很多诗含有地名,你们知道吗?
a、黄鹤楼b、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望天门山 d、早发白帝城
3、乙:有人积累写植物的诗句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和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尽,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及生。
C、讲诗文故事
甲: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一起来理解两个故事。
1、?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消耗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快乐,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力儿,假设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适宜,不如敲好,还是推好。,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
,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分,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2、《李白名字的由来》
李白一生下来,父母便商量着给儿子起个可心的名字,左思右想,觉得没有适宜的,父亲说等到周岁时抓周再说吧。
周岁那天,李家桌子上摆满各种物品,妈妈抱着李白,让他用小手去抓。李白一手便抓向《诗经》。这-来起名就更难了,儿子要做诗人,名字更该风雅。—拖再拖,一直没有起到满意的名字。李白7岁时要进学了,父亲决定为儿子定名。
这年的春天,风和日丽,百花争妍。父亲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吟出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下两句让李白母子二人各添一句。母亲想了一阵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不等母亲说完便随口吟出:“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儿子果然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突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D、展示积累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