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doc

上传人:xnzct26 2022/8/1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殷兴山
可用手势联系;而且不要跑,要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
(5〕防止途中碰掉鼻夹。万一碰掉鼻夹,要控制住不要用鼻孔呼吸,并迅速夹好鼻夹。
(6〕当在井下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征兆时,必须立即正确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不要等看到烟雾再佩戴。
七、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工的现场急救:
-
. z.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有时煤与瓦斯突出造成高浓度瓦斯充满巷道;或者在冒顶、透水后,采空区的有害气体涌入巷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1〕迅速把中毒或窒息伤工抬运到有新鲜风流和周围支架完好的地方。在搬运途中,如仍受到有害气体威胁,急救者一定要佩戴好自救器,伤工也应佩戴自救器;
〔2〕尽量将伤工口鼻内的粘液、血块、碎煤矸石等杂物除去,并将其上衣、腰带解开,脱掉胶鞋,同时对其进展适当保暖,防止受寒;
〔3〕对中毒或窒息的伤工,如果呼吸微弱或已经停顿,应采取人工呼吸,如果心脏停顿跳动应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或者两种方法同时进展,以恢复其呼吸和心跳。
〔4〕急救者在现场急救中,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在进展急救的同时,可请求矿上派医生来救治。
八、处理冒顶的一般原则:
〔1〕先外后里:先检查冒顶区边缘以外5米范围内支架的完整性,假设有问题必须提前处理好,然后才能处理冒落范围里面的支架;
-
. z.
〔2〕先支后拆:更换或扶正支架时,必须先打临时支护或假设新支架,然后再撤除原有损坏、歪倒支架;
〔3〕先上后下:处理斜巷冒顶时,应该由冒顶区上端开场,然后逐渐往下进展,防止冒落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砸伤下面的营救人员;
〔4〕先近后远:假设同一条巷道发生多处冒顶,必须坚持先处理平安出口较近的一处,然后再处理离平安出口较远的其他处,。严禁两处或两处以上冒顶同时处理,确保万一发生二次冒顶时有畅通的后撤路线撤退到平安地点。
九、发生火灾后在高温烟雾巷道撤退要点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人吸入后会中毒窒息甚至死亡;烟雾会阻挡人的视线,在撤退时易迷失方向。同时高温烟雾能使人中暑、灼伤。撤退时应做到:
〔1)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逆烟雾方向撤退。在特殊情况下,如在附近有脱离灾区的通道口又有把握脱险时,或者只有逆烟撤退才有求生希望时,才采取逆烟方向撤退。
〔2〕在高温烟雾巷道里撤退时,不要直立奔跑。在烟雾不严重时,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迅速前进;而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地板及一侧,摸着铁道、管道或棚腿等急速爬出。
-
. z.
〔3〕在高温烟雾巷道撤退时,还应利用水沟水、顶板和巷道淋水或底板积水浸湿毛巾、工作服,或者向身上洒水等方法降温,减小体力消耗;同时,还应注意利用随身物件或巷道中的风帘布等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和伤害。
十、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要点:
掘进巷道发生爆炸后,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造成灾区影响范围内巷道塌冒、通风设施和通风设备损坏、供电中止、引燃局部风机导风筒等情况。这时,应急自救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抢救人员,排除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要在查明无火源的情况下,尽量恢复局部通风机通风;如不能确认灾区有无火源,应慎重考虑是否启用通风机,以免再次爆炸;
(2〕当独头巷道较长,有害气体较多、支架损坏较严重时,如果确认灾区内无火源和幸存者,严禁冒险进入,强行救人。要在恢复通风、维护好支架后,方可进入灾区内营救人员。
(3〕假设灾区因爆炸引起冒顶堵塞巷道时,要立即退出,寻找其他巷道进入灾区。假设遇独头巷道,应及时维护好巷道,清理堵塞物。假设巷道堵塞严重,短时间内不能去除时,应恢复通风再进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