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读离骚》是北杂剧还是南杂剧.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离骚》是北杂剧还是南杂剧.docx

上传人:淘气小宇 2022/8/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离骚》是北杂剧还是南杂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离骚》是北杂剧仍是南杂剧
尤侗的《读离骚》杂剧是属于南杂剧仍是北杂剧,从笔者所掌握
的资料来看,研究者们有着不同样的说法。同一杂剧为什么会有不同样的说
法呢,它终究是南杂剧仍是北杂剧?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一南曲或全用南曲来撰作杂剧,不复顾及过去的那种清劝说律。”⑥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卷中写了“南杂剧的出现”一章,他在此中提到:“明朝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的这类戏曲形式都称为南杂剧。”⑦在李修生和赵义山主编的《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中这样写到:“明后期杂剧创作渐渐打破元人杂剧体系的限制,接受南曲的影响,多用南曲写作,所以明后期的杂剧也称南杂剧。”⑧张正学在《从南戏—传奇、元杂剧到明清南杂剧——试论南杂剧对南北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南杂剧)用曲以南曲为主,北曲为辅;篇幅长短随意但又一直比较短小;韵系以《中原音韵》为主而兼采《洪武正韵》;押韵以一折(或出)一韵为主但又经常一折(或出)两云甚而三韵;平上去三声通押但又有入声单押的例子;演出体系以脚色制为主但又兼用‘正外制’;剧作常用下场诗但又非剧剧这样,折折这样;部分剧作还用‘集唐’的形式”⑨王永健在《关于南杂剧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以为:“南杂剧,其实质特色在于一个‘南’字。这就是说,它是依据昆山腔新声的格律和排场创作、演唱
的一种戏曲款式。因为它在形式上,与金元和明初的北曲杂剧有某些相似之处,故称之为南杂剧。”⑩徐子方以为南杂剧在明中期的见解其实是包含南曲、北曲和南北合套曲在内的文人剧。张全恭以为(南杂剧)说的是明朝中期今后以用南曲创作的杂剧。杜桂萍在《略论南杂剧》一文中也给南杂剧下了定义:“南杂剧是明中叶今后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在一个剧本内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有轮唱或合唱,篇幅从一折到十折,近似短的传奇。”B11廖奔在《明朝杂剧概说》一文中说:“明初杂剧作家,永乐宣德年间著名的只有朱有墩一人
嘉靖年间达到相当数目,但体系上则距离元杂剧愈来愈远甚至出
现所有用南曲写成的南杂剧。”B12
以上学者对南杂剧的评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篇幅、用曲、演出体系、宾白、形成期间。获得一致建议的是篇幅短小灵便但仍无
定论;演出体系开放,剧中人物均可依据剧情的需要自由“唱念做打”,在同一剧中可以由不同样的角色来唱甚至在同一剧中的同一折中也可
以同时两人或多人分唱、轮唱、众唱,无旦本、末本之分;从形成期间来看,主若是在明中叶今后。最大的分歧在于用曲,其焦点在于可否可以纯用北曲。纯用南曲也许南北曲兼用的杂剧,大家一致以为是南杂剧。有人以为南杂剧中可以纯用北曲,有人以为南杂剧中不可以纯用北曲。而从详尽南杂剧作品来看,显然是可以纯用北曲的。可见,用曲不是差别南北杂剧的唯一标准,而是主要差别特色,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南北杂剧各方面的特色。
学界公认的北杂剧最显然的特色是一本之中纯用北曲,一本四折或一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一个宫调套曲,四折所用宫调不重复,每折一韵终究,用中州韵,一脚独唱终究。依据前面的解析,比较北杂剧的主要特色,我们不如这样归纳南杂剧的主要特色:一本之中以南曲为主,可南北兼用,也可纯用北曲,篇幅短小灵便不拘泥于一本四折,每折可以用几个宫调,一本中所用宫调可以重复,一折之中可以
押不同样的韵,并且据中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