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均衡教育文化建设.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均衡教育文化建设.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7/21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均衡教育文化建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房县东城小学文化建设纪实
学校文化,是围绕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引领深化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形成自身特有的视觉品牌形象,并通过校园可视空间进行展现。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和环境,在学校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形成其核心和灵魂。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学校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通往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成功之路。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校长团队效能提高,促进学校形成课程特色;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磨炼学生意志,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的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为学生人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房县东城小学从建校起,已走过五个春秋。五年来,东城小学的文化建设从“理性思考,确定文化主题;科学布局,整合文化元素;尝试活动,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积淀,收集文化成果;酝酿升华,提炼文化精髓”的路径,一步步走来,学校显性文化基本成型,隐性文化基本定性,精神文化基本确立。
思考
建校伊始,如何给关注学校的领导、社会、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怎样办学?学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办好学校的突破口在哪里?……一系列问题,让校长卢清泉和他的团队日思夜想。
基于学校新建,校园、老师、学生一切都是新的开始的实际出发,经过理性思考,反复酝酿,提出了以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同步推进,在
“做”中学****在“学”中应用,在“用”中反思,在“思”中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经过集体讨论,该校从立德树人,关注学生成长出发,提出了“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的目标。在反复思考中,进一步确立了文化建设的重点,即从传统经典中汲取“忠、孝、诚、雅、礼、智、勤、俭”(忠于祖国、孝亲敬长、诚实守信、志趣高雅、礼貌待人、智慧聪颖、勤于实践、俭以养德)的元素,最终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主题——“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
在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办学理念确定为“快乐学****健康成长,积极工作、幸福生活”,并确立了“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的校训、“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教风和“乐学、认真、扎实、向上”的学风,设计了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徽、校旗和校歌。从理论上构建了学校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布局
为了搭建育人平台,学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本着“让每一根柱子都讲话,让每一个墙面都育人”的思想,以“师生共同参与,与学校共同成长”为原则,进行文化设施建设。
站在教学区的中轴线上,由北向南走进,首先是以出生在房县的两位历史文化名人---尹吉甫、,,每根重30吨,对称分布在学校教学区的中轴线两侧。
在文化柱下的花坛上,镶嵌了406首唐诗宋词。
综合楼墙壁上是从诗经、论语、诸子百家、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里筛选出适合学生诵读的诗文,配上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鼎钟、玉玺、日晷、司南、青花瓷、文房四宝精细打磨而成的24块经典展牌,相映成趣。
2014年秋,学校在综合楼建设了面积为400平方米,能够藏书80000册的无障碍图书室,可以容纳4个教学班同时在这里分组阅读。
在中轴线的南端,是学校标志性建筑——景观钟楼。
忠孝文化柱——古籍经典——唐诗宋词——无障碍图书室——景观钟楼,这是学校教学区文化建设的主线。
位于学校西方的学校文化长廊,建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