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文档名称:

第二章珠宝玉石鉴定仪器.ppt

格式:ppt   大小:1,740KB   页数:10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珠宝玉石鉴定仪器.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8/13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珠宝玉石鉴定仪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珠宝玉石鉴定仪器
初步确定单折射、双折射并估计双折射率
合成金红石双影线
合成碳硅石的刻面棱双影线
2、宝石放大镜
(1) 构造
宝石放大镜由单片凸透镜或多片透镜组合而成(下图)。
(2) 质量要求
①无光板遮掩一部分光线,可使包裹体更具立体感。有利于确定晶体生长结构,如弯曲生长纹,双晶纹等。 除上述九种基本照明方法外,还可以用复合照明法,如亮域照明加顶光照明,暗域照明加顶光照明等。
(4) 宝石显微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宝石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操作应轻缓,不可用力过猛;
②不要用手触摸镜头,若须要清洁镜头,可用擦镜纸;
③不使用时随手关掉电源开关;
④用毕将物镜调至最低点,避免准焦螺旋疲劳并可延长使用寿命;
⑤用毕套上镜罩。
折射仪
1、方法原理
折射仪是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原理制成的。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为90°,即折射光线沿两介质的界面传播。此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则光线全部返回到入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小于临界角的入射光线全部折射进入折射介质。而大于临界角的入射光线全部返回到入射介质中。因此形成明暗交界。此明暗交界即宝石(折射介质)的折射率值。
2、结构
折射仪(图2-13)由棱镜(半圆柱)、工作台、刻度尺、反射镜、目镜、偏光片、进光孔、密封盖、标准光源、浸油等组成(图2—14)
棱 镜:采用均质体,高折射率的材料,如铝玻璃、合成立方氧化锆等。
刻度尺:是一块有刻度的玻璃板,上面刻有折射率值。
反射镜:亦称直角反光棱镜,可使影象转动90°,便于观察。
目 镜:起放大作用的放大镜,用来读折射率的数值。
偏光片:放在目镜之上,可以转动,使读数代表宝石在偏光片振动方向的光波的折射率值。
进光孔与光源:光源可用外部光源,也可用内部光源。标准光源为黄光或钠光源,(589)nm。
外壳与密封盖:外壳起连接与固定作用。密封盖不使杂光、散光进入仪器,使读数更清晰。
浸油:又称接触液。低折射率的宝石测折射率时,可使用二碘甲烷做浸油,;通常用的浸油为二碘甲烷+沉降硫,~;也可以用二碘甲烷+沉降硫+四碘乙烯(18%),。
折射油
3、精度与测量范围
仪器精度:±
观测精度:±(刻面测法)
±(点测法)
测量范围:~(视N浸油的折射率值而定)
4、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
(1) 刻面测法(近视技术)
适用于具有较大平整、光滑刻面的宝石。
①用酒精棉球清洁样品与棱镜台面;
②打开光源,观察视域的清晰程度;
③滴一小滴浸油(1-2mm为宜)於棱镜中心位置;
④置宝石於油滴上,转动宝石,以便使宝石与棱镜有良好的光学接触;
⑤眼睛靠近目镜(1-3cm)处观察,在明暗交接线处读数;
⑥转宝石360°,每转一定角度即观察和读数,同时旋转偏光片观察;
⑦若为均质体或集合体,只有一条阴影边界,即一个折射率值(集合体极个别情况会有二条阴影边界,如软玉——纤维状透闪石定向排列所致);
⑧若为非均质体,可见两条阴影边界,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二者差值为双折率或接近最大的双折率)。
宝石测试的操作过程
(2)点测法(远视技术)
适用于弧面型宝石以及尺寸很小的刻面型宝石。
步骤①至④同刻面型测法(油滴小些,±1mm即可);
⑤去掉偏光片,所见影像为圆或椭圆;
⑥眼睛距窗口约30cm左右,上、下移动观察,当影像一半亮一半暗时读数,影像中的亮暗交接线处即点测折射率值。
法:影像一半亮一半暗时读数,较精确。
明暗法:取影像急剧地由亮转暗位置的刻度值读数,误差较大,只能参考。
均值法:取影像全暗与全亮时读数的平均值,误差大,只能参考。
点测法(远视技术法):针对弧面型和刻面较小的宝石
(3) 折射率值的记录
①刻面测法的记录
单折射宝石记录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如尖晶石,RI=;双折射宝石记录到小数点后为第三位。高值和低值之间用“,”或“/”隔开,不准用连字符。如红宝石RI记作:,,-~。
②点测法的记录
点测法的折射率值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后面加“点”字。如:水晶,(点),必须注明为点测。
③高折射率宝石折射率的记录
高折射率宝石折射率值超出了折射仪的测试范围,无阴影边界出现。记录其折射率值大于浸油的折射率值即可,但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