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在煤矿井下生产建设中,由于自然因素多: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井下工作环境特殊,条件复杂多变,也许会浮现多种意想不到的事故。一旦井下发生事故,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办呢?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必须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与罐中的生氧剂发生化学反映而产生氧气。生氧的同步也吸取了呼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到净化浊气的作用。这些清净的含氧气体进入气襄储存起来。吸气时,气襄中气体再通过生氧剂层、呼吸导管、口水降温盒、口具而被吸入人的肺部,完毕呼吸循环。当气襄中布满气体时,气襄膨胀,借气襄上的硬壁拉动尼龙绳把排气阀拉开,排出多余的呼出气体,保证气襄在正常压力下工作,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水汽进入生氧罐,从而延长了使用时间。
(2)特点:自长产生氧气,不受外界空气条件的限制;装有降温盒,能使温度由60 °C降到45 ~50 °C;采用超前排气方式,可以调节生氧速度,在一定限度上更能适应人的呼吸规定,减少氧气损失和化学反映的热量;设有迅速起动装置,在生氧剂还没有正常反映的初期,瞬间往气襄中供3 ~4L氧气,供佩戴者开始呼吸之用;,有效作用时间不少于40min, ~3 h。
3)用途和合用范畴
就煤矿而言,隔离式自救器重要是用于井下发生多种灾害事故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时个人逃生与救护,以及进入灾区近距离内进行短时间的救护工作。它合用于进井下发火、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冒顶等事故。
(4)构造
隔离式自救器的构造
如图所示:
1-口具与口具塞;2-鼻夹;
3-气襄;4-呼吸软管;
5-起动装置;7-封口带;
6-生氧剂药盒;8-外壳盖;
9-背带;10-腰带;
11-外壳;12-口水降温盒
3、压缩氧自救器
压缩氧自救器也是一种氧气呼吸器,它是直接把氧气贮存在压气瓶中,从而消除了化学氧自救器由于化学药物反映引起的吸气温度高和只能使用一次的缺陷。
(1)AYG-45型压缩氧自救器的使用范畴和几种压缩氧自救器的重要技术参数
AYG-45型压缩氧自救器,使用于井下发生爆炸,火灾以及煤与瓦斯突出时,也可作为救护队员的备用呼吸器。技术参数见下表。
(2) AYG-45型压缩氧自救器的构成部分
a、氧气瓶:贮存高压氧气用。b、减压阀:~,以流量不小于90L/min供气。c、排气阀:当气襄中气压升至+100 ~+400Pa,排气阀自动启动 ,将多余气体排出。d 、口具及呼吸软管:连为一体,其上带有口具塞和鼻夹。e、压力计:显示氧气瓶内高压氧气量。f、外壳:用高强度塑料制作,,并密封。
(3)如何使用AYG-45型压缩氧自救器
操作措施为:
1)观测压力计:通过外壳上盖窗口观测压力计(在使用中也应常常观测压力计,便于掌握氧气的消耗量),若指针指在测量上限白色刻度线内,阐明有足够的氧气,即可打开外壳上的扣鼻。
2)拉出氧气襄:打开上盖,拉出氧气襄呼吸软管及鼻夹等。
3)旋松开关:左手拿住外壳下部,右手旋开氧气瓶开关,同步调节好背带长度,使之适于戴口具(平时应调好)。
4)咬口具:拔掉口具塞,将口具咬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到唇和牙齿之间,牙齿紧咬住牙垫,闭紧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闭合。
5)戴鼻夹:夹住鼻子,并用嘴呼吸。
6)载眼镜:取出眼镜载好,不要松动。
三、井下发生多种灾变时的避灾措施
1、当井下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时如何避灾?
当爆炸源地区及周边地区人员听到爆炸声及感到气浪袭击后,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恐,应迅速作出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贴地俯在巷道水沟中或底板上,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身体,尽量少使皮肤和肉体外露。在爆炸一瞬间要尽量屏住呼吸,避免吸入大量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之后,还要声速戴好自救器,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
(1)位于进风侧人员,要迎着风流撤退到安全地带直至升井;
(2)位于回风侧人员,要尽快由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直至升井。
2、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如何避灾?
(1)所有井下工作人员,在发现烟雾和明火时,都必须一方面向现场领导人员报告,
(2)如果火势不大,现场人员要用多种工具和措施进行灭火;如果火势很猛或火灾范畴很大而无力急救时,要立即撤退并做到:
1)所有人员要迅速载好自救器脱离险区到新鲜风流中,当无自救
器时,可用温毛巾捂住口鼻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2)如巷道中已布满烟雾,要迅速判断出发火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摸着管路或铁道有秩序地撤出灾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