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走向新景观---俞孔坚.doc

格式:doc   大小:1,152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向新景观---俞孔坚.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2/8/13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向新景观---俞孔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向新景观---俞孔坚
所谓新景观是针对旧的老式中国园林而言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诗情画意••••••并不是它们不优秀,而是它们离我们太遥远,离当下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现实的环境需求太遥远,离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太遥远,离现代中国,甚至带着娱乐式的美化功能被人们所使用。而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某种限度上也成了一种玩票的时髦的游戏式的职业,随意描摹,随旨在大地上留下划痕和印记。
  一、现状与反思
  中国普遍的景观是一种如何的现状?在非设计领域,有致命性的破坏,诸如国土资源的山体破坏、水体污染、生态系统割裂、物种消失和错误性的建设,诸如大地的随意覆盖、宽马路、大广场、都市建筑间隙的硬化到都市河流的渠化等等;在设计领域,景观设计重要是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工作,全国各地人居环境范例都市的评比、房地产领域人居环境奖的设立等等,为这项工作提供了用武之地。景观设计师单方面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某些个体和小的群体,譬如单个决策者和利益群体,并没有将公众纳入其中;再者,便是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漠视,杀鸡取卵,将自然中的资源转变为社区域中的利益群体所有。不可否认,中国在迅速都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浮现了许多所谓的“高质量”的都市公共空间和“高质量”的居住空间环境,愉悦着人们的身体和视觉,但对视觉美却缺少辨析,
将一味的视觉美等同于设计真谛,却丝毫预料不到美艳背后的危机。
  咎其因素,错综复杂。一方面是概念的混淆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缺失。在概念上将景观设计等同于绿化设计,等同于表像的美化环境的设计;而现代理念的缺失是导致中国景观设计现状的直接因素。对景观设计而言,现代的设计理念意味着强烈的时代性,意味着积极应对现代的系列危机问题,而不是去回避,而不是打着弘扬历史的旗号,运用某个时代的历史语言,或者运用西方现代设计早已摒弃的西方古典语言——所谓的欧陆风格、法式、意式、英式风情等等;现代设计理念意味着与我们生活密切有关的现代艺术,意味着延续几千年仍被生产和生活使用的此时此地的乡土语言;现代设计理念尊重土地和自然,尊重大众和平民,尊重生态和乡土,尊重可持续设计理念,尊重全球化并尊重地区差别,同样尊重草根文化;现代设计理念不放弃现代主义的长处,同样不离弃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理论;现代设计理念不是纯正的生态学法则的再现,它承认“每一件事情都与别的事情有关”,但不因“人类所做的对地球都是有害的”警告而止步不前;现代设计理念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致力于在自然和人类并存的前提下,或者说缝隙中使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向融洽;现代设计理念将生态学的思想作为一切行为的前提,作为检查设计工作的标尺。
  另一方面是设计行为作为商品互换的环节和公众参与的缺失。在现代,设计无疑也是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设计师的作品,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是商品,取决于买方市场的态度,或者说是消费者的态度。甲方个人的喜好决定着一种设计成果,而这些设计成果对于我们脚下
的土地是一次性不可逆的行为,俞孔坚甚至将我们生活的都市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现状,称之为“五千年未有之破坏。”庞伟这样批判到:“这是一种犬儒主义盛行的时代,只认外在的世俗功利,否认内在的德性与价值”。王尔德说:“犬儒主义者对多种事物的价钱一清二楚,但是对她们的价值一无所知”。 庞伟将这种现象称为“富饶的贫困”。 中国每年消耗世界水泥产量的40%,而每天新增的建筑面积占到全球总量的近半,在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的中国建筑师是如何的一群人?中国今天的建筑繁华与世界建筑史有如何的关系?我们在建筑什么?为什么建筑?“这是一场富饶的贫困,纷繁热闹的表像之下,是精神出口的狭隘、意义空间的遗丧。”
  社会学者李津奎曾经这样讲,一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都市规划师,在一种布满等高线、山地、湿地,河流水塘的自然之上,顷刻间分割出“系列方格子”,图面上的细线所到之处,将自然肌理漠然切割,同步将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落掩埋。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之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所生活的都市就是这样形成的。
  将庞伟笔下的建筑和李津奎话中的都市置换为景观,同样如此。设计师的随意一笔都将在大地上留下永久性的划痕,近十年来,中国的设计师将中国大量的土地覆盖,阻隔了土地与空气之间的自由呼吸。
出于利益的互换,与土地相依存的农民将世代敬畏而留存下来的护佑家园的大树亲手挖掉运往都市;出于利益的互换,设计师极尽想象之能事,以视觉美艳的设计语言和震撼人心的巨构赢得甲方的好感。中
间有几许被动?几许积极?已不好言说。
  尚有就是审美趣味的混乱与价值观的错位。现代大众眼中的美的事物,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功利性。中国人在对拥有精神寄托或文化寄托的事物上的结识开始变得扭曲:风水、古代意境、符号这些事物便随之而来,同步迭加着拙劣的巴洛克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