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考点16 诗歌鉴赏之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7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考点16 诗歌鉴赏之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2/8/13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考点16 诗歌鉴赏之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歌形象的试题是诗歌必考的内容,多在选择题中渗透,也有时单独命制简答题,主要包括物象、人 物形象、画面和意境等,指向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学科素养的考查。
【典例引领】
(2022•甘肃省兰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船”是商人之船,商船映照着晚霞纷纷在门前靠岸。
“长路”是说草堂前有条路径,直通剑阁,令人望而生畏、生悲。“片云”指阴云,它引发诗人遐思。
,笔触悠闲疏淡,后四句转入抒情,深沉蕴藉,前后相互映衬,产生了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
,分析“野老”的形象特点。
【答案】1. C
2.“野老”的形象特点:①悠闲欣喜:诗人刚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江村闲居恬
静,充满了村野之趣,这使他聊感欣慰:②漂泊流离:“片云”比喻自己浮云般的漂泊之身,留滞蜀中,剑 阁失守,归路断绝,内心迷茫;③忧,兵戈阻绝,诗人流寓在外,报国无门,表现出深 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CJ“长路,是说草堂前有条路径,直通剑阁,令人望而生畏、生悲。‘片云'指阴云,它引发诗人遐思”理解错 误。“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这些“贾客船'’令人想起那漫漫长途:而剑阁失守,诗人顿感归路断绝,前 路渺茫。“片云''自喻浮云般的漂泊之身,表怅惘之情。
故选Co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首联“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 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
颔联“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也许因为江流 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诗的 前两联,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 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
颈联“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我想到那返回故里的路途,然而剑门失守,不尽归路断绝,整 个局势都是那样紧张危急,使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 的漂泊之身却留滞蜀中。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 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 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诗人的闲适放达, 是在报静之下的深沉的无奈和哀痛。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诗中的“野老”是一个悠闲欣喜、漂泊流离、忧国忧民的形象。
^形象塑造手法
【典例引领】
(2021•海南海口・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旭①(节选)
李顾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力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③。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注]①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终生坎坷,穷愁潦倒。②太湖精:张旭生长于吴县,故时人称其为“太湖 精相传他喝得酩酊大醉才开始作书,狂叫奔走,创作状态近于疯狂。③丹经:道书。
,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人以酒破题,足见酒在张旭一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皓首”句,写出了张旭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和竭尽终生献身于书法的痴狂。
“太湖精”这一称呼体现出友人之间的融洽无间,也含有对张旭出神入化书法的赞美。
“瞪目”二句从多角度详细描述了张旭酒后的状态,因穷困潦倒而愤世嫉俗,以致自己不知道醉与醒。
“豁达无所营”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结合第5-10句简要分析。
【答案】1. D
2.①居住环境的描写:住的是不蔽风南的屋舍,庭院和内堂里都长满了野草,虽一片荒芜,但不以为 意。②在一问一答中概述身世:诗人明知友人住处荒凉颓败而故意发问,友人的回答看似解嘲,实则隐含 身世,表现出达观知命的生活态度。③借日常行为表现: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拿着道书,行为之放诞无 忌,正表现了人物心胸淡泊、及时行乐,对于富贵名利的无所谋求。(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 “多角度详细”表述错误,这两句写其神态,不是“多角度”;“因穷困潦倒而愤世嫉俗''原因分析不当,从 诗歌中“豁达无所营”可见,他是豁达之人,并不“愤世嫉俗”;”自己不知道醉与醒“理解错误,应是张旭的 那种状态,让别人不知道他醉与醒。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