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诗人,大创作;小创作,大收获.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诗人,大创作;小创作,大收获.doc

上传人:刘禅 2022/8/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诗人,大创作;小创作,大收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诗人,大创作;小创作,大收获
【片 段】
师:观察比较课文中的这两个小节,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这两个小节都是歌颂祖国奇迹的。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
生:两个小节第一、二行和七、八行内容完全一样。
生:小诗人,大创作;小创作,大收获
【片 段】
师:观察比较课文中的这两个小节,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这两个小节都是歌颂祖国奇迹的。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
生:两个小节第一、二行和七、八行内容完全一样。
生:它们不同的只是中间3~6行内容不同。
生:3~6行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第三行都是比喻句,第一小节把长城比成巨龙,第二小节把运河比成绸带。用了比喻句,把长城和运河写得很生动形象。
生:第四行都是写这奇迹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两个词都是四个字。第五行写了它们的起止地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找出了两个小节的不同,也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相似之处。
师: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们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个诗人,只要你用心去看、去想,你也能写出非常棒的诗歌。明天,我们举行赛诗会,以“祖国颂”为主题。可以用上课文中的一二行和七八行。
学生的回答,从诗的内容、句式、结构特点各方面进行了细致思考、比较,有了这样的感受与体会,为他们自己写诗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当学生听说要自己写诗,顿时议论四起,有惊诧,有不解,更有兴奋与跃跃欲试。但,完成一首小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并非易事。因此,我把写诗留作课后完成,给他们以搜集资料、思考加工的时间,同时,以赛诗会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创作。第二天的赛诗会,学生们写到东方明珠、乐山大佛、赵州桥等建筑,小诗写得非常出色。
【思 考】
一、小诗人,大创作
三年级的学生,从课本及课外读物中,接触过一些古诗或是儿童诗,但进行诗歌创作,却是很少的事。在这次小诗创作中,学生写出了许多优美而动人的诗篇,虽然大多数学生仿照了课文的内容,第一二行和七八行与课文内容相同,自己的创作或许只有三四句话,但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却并非易事,内容的选择,语言的锤炼,都是学生反复的思索与加工。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也许读起来感觉很幼稚,但却是“诗人们”的一个大大的创作。
二、小创作,大收获
学生的诗歌创作,或许短小,或许写得不是很精美,但,对于这些小诗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收获。
(1)美好的感受
诗歌语言凝练,音律和谐,句式工整,读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学生在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比较中对它的内容、句式和结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将这种感受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对诗歌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2)真挚的热爱
赛诗会主题为“祖国颂”。学生诗作中的乐山大佛、南浦大桥、敦煌壁画、赵州桥、兵马俑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他们搜集资料思考加工的过程、赛诗的过程,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了解到祖国有这么多人间奇迹,了解到劳动人民有这样伟大的创作,每个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然而发,爱国主义热情无比高涨。
(3)广阔的探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