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反思.doc

上传人:jsyhqk 2022/8/1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教学及反思
谢砚春(广州市40中学)
 
     1 教学目的
     1.1 知识、技能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通
(3)         有的组试管内的注入的液体量多少不一.
(4)         有一组在创意实验中,有的放入口腔中进展,有的在试管里进展。
讨论得出: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科学的严谨性。除了所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条件要在一样的环境下进展.
 
总结,使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老师对本次探究实验活动进展总结: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并提出: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答:细嚼慢咽!)
学生对此次探究实验谈谈体会.
7 教学反思 
     1)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放和收
     新教材中探究活动较多,旨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能;培养其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理论体验中获取知识。探究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需要学生在课外进展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后得出结论;《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就是属于后者。短短一堂45分钟的课,要完成整个探究实验的全部过程,有一定的难度;45分钟,也不可能使学生各方面的才能都得到锻炼,此时老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放和收的关系,教学设计上应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要明确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才能、教学时间安排上侧重于哪些部分。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年幼,很难要求他们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凭空想出一个和众不同的探究实验方案。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组织学生针对书本上的实验设计进展讨论,明确实验原理。在此根底上,再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计自己有创意的探究实验。老师将重点放在理论体验过程和交流过程:让学生积极参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使知识得到内化,在交流中展示学****的收获,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
     2)设计开放式的实验场地
     开放性实验场地的设置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的时机,,将所有的实验器材放置在实验室的两边,(刻意设置了两个实验陷阱:100摄氏度、37摄氏度的水浴、0摄氏度的冷水;大小不一的试管)让学生自主地选取器材进展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利于创新的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选取了大小不一的试管;有的几支试管都没有贴标签;有的将试管都放入了100摄氏度的高温水浴中。有的在参考书本的设计上有所创新:在试管中参加了大约1ML醋,发现唾液在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参加了一半唾液一半清水,发现唾液的浓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有的直接在口腔中进展,发如今口腔含着的馒头分解的速度比在口腔里用牙齿咀嚼、舌头搅拌后的馒头分解的速度慢……
     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和探究过程,在理论中获得详细的经历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