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肿瘤放射治疗基本方法及原则
1
放射治疗的实施步骤
明确诊断
决定治疗方式
设计治疗方案
利用模拟机对治疗方案进行模拟和难验证
按治疗计划执行
放疗中每周检查一次病人
治疗结束时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
放射生物学
主要
肿瘤放射治疗基本方法及原则
1
放射治疗的实施步骤
明确诊断
决定治疗方式
设计治疗方案
利用模拟机对治疗方案进行模拟和难验证
按治疗计划执行
放疗中每周检查一次病人
治疗结束时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
放射生物学
主要研究与肿瘤放射治疗有关的生物现象。
一、放射线的直接、间接作用
1、直接作用:电离和激发,可破坏DNA
2、间接作用:内环境的水受电离后产生自由基,再与其它分子结合,产生对DNA分子有破坏的物质
二、细胞增殖周期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细胞周期 G1 S G2 M G0
M期最敏感,S期最不敏感
快中子照射时最敏感和最抗拒期之间的放射敏感性的差别缩小
生长速度快、生长分数及细胞更新率高的肿瘤对放射较敏感
三、氧效应
细胞内氧含量是影响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氧存在是可形成有机的过氧化物,从而使照射物质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并使放射损伤不能修复(放射损伤的“固定“作用)
四、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1、放射高度肿瘤(照射20-40GY,肿瘤即消失):淋巴类肿瘤、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
2、放射中度敏感肿瘤(照射60-65GY肿瘤即消失):大多数鳞癌、脑瘤、乳腺癌等
3、放射低度敏感肿瘤(照射70GY以上肿瘤才消失):如大多数腺癌
五、细胞的放射损伤与修复
1、亚致死性损伤(SLD):可修复
2、潜在致死性损伤(PLD):环境合适可修复
3、致死性损伤(LD):不可修复
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因素
肿瘤的组织来源及分化程度
临床期别
肿瘤生长的部位及形状
肿瘤以往的治疗情况
病人的整体因素
提高放射治疗效果的途径
一、改变时间剂量因子:超分割放疗
二、适形放疗技术:今后放疗技术发展的主流
三、放疗增敏剂
四、预测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五、高LET射线:包括快中子、质子等,可克服了乏氧细胞和G0期细胞对放射不敏感
六、加温治疗
放疗反应
一、全身反应:厌食、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乏力
二、血象反应:骨髓和淋巴组织高度敏感,最明显是白细胞,其次是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不敏感
三、局部反应:根据照射部位不同而不同
放射防护
减少受量
缩短时间
延长距离
防护屏蔽
定期保健及剂量监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