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袋鼠妈妈》教学反思
《袋鼠妈妈》教学反思1
2月9日上午,我执教了一节音乐活动:《袋鼠妈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我找出了本次教学活动的核心,也就是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这个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袋鼠妈妈关爱袋鼠宝宝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孩子自己当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孩子,因为有时孩子教学孩子比老师教学效果更佳,孩子学习更有激情。接着通过小转盘,开火车等多种方式读字宝宝,,摘苹果等游戏加深孩子对本课教学生字的巩固和印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五、书写部分
书写部分同样注重以孩子为主导,让孩子们边说笔顺边书空写,而师则在黑板上示范正确写法。
六、师小结
一节课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完美的结束,要善始善终。完美的结束不仅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同时,也能令人回味无穷,留恋往返。本课的最后我以袋鼠妈妈和我们做了好朋友,现在袋鼠妈妈要回家了,我们用美美的声音齐读儿歌送袋鼠妈妈回家,和袋鼠妈妈说再见吧,轻松的结束了本课的教学。
七、此次活动不足之处如下:
,师做小结环节时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孩子对袋鼠妈妈善跳这一习性的理解。
,通过提问让生注意倾听儿歌这点虽好,但是应该考虑孩子的差异,多让孩子读几遍之后在让孩子从儿歌中找出答案回答问题。而且读儿歌的时间太久,没有把握好朗读时间。
,识字分为基础识字和扩展识字。在这两个识字读的环节,形式有点单一,而且在扩展识字这块有点限制了孩子的思维,除了课文中的组词,应多让孩子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多组些和课文中不一样的词语。
,由于前面朗读儿歌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没有时间让孩子拿出书本学习书写。
5教学过渡语不够清晰。一个个教学活动好比是一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的丝线。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在过渡语方面我仍需加强,因为如果过渡语运用得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益,起着有益的作用。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看到了自己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去改正,在此谢谢我的师傅和各位学前组的老师们对我的耐心指导和细心点评。我会努力完善自己,把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袋鼠妈妈》教学反思3
本次活动在幼儿学会唱歌曲《袋鼠妈妈》,,让幼儿尝试两两合作协调地学袋鼠跳(蹦跳步)。活动开始,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我让听课老师和隔壁班的幼儿扮演成“袋鼠妈妈和宝宝” 听音乐跳进活动室,运用到我们班做客的故事情节,很快将幼儿带入合作的氛围之中,把整个合作活动贯穿其中,并准备了袋鼠妈妈和宝宝的头饰,使幼儿在扮演角色时,更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给幼儿合作结伴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找“袋鼠妈妈或宝宝”时效果较好,从而让幼儿在扮演袋鼠妈妈和孩子的愉快情景中地两两学习蹦跳步,使之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富有情趣性。在整个合作活动中,我用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幼儿逐步掌握合作的技能。先从幼儿听音乐学袋鼠跳(蹦跳步)到老师扮演袋鼠妈妈与幼儿合作示范,逐渐到幼儿自由结伴扮演最感亲密的“妈妈和孩子”学习蹦跳步,最后请合作的好的组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取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到最后环节活动再一次得到升华,袋鼠妈妈看到大灰狼来了,马上保护自己的宝宝躲起来,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使幼儿更了解了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幼儿的合作热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虽然幼儿在合作跳时能掌握要领:跟着音乐跳、不摔跤、两脚并拢,我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速度进行了调整:本来是跟音乐一拍跳一次,我把它变成一小节跳一次。即使这样,能真正做到步调一致的还很少,如果在两人合跳开始时,我能用相应的节奏,让幼儿先练习一下,效果会更好。
此外,由于班级新加入的幼儿较多,因此有个别幼儿还不愿积极地和同伴合作,老师还须多鼓励,并进一步提高课堂引导语言的艺术,使活动更有效。另外我觉得本次活动还可以延伸到大带小的活动中,以进一步增加幼儿的交往范围,让大班的幼儿一对一地带动能力弱的幼儿,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活动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期待各位同行多多交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