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厂高级中学杨雪莲
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18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
圣咏是指单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基督教歌曲,分东方圣咏和西方圣咏,前者例如亚美尼亚圣咏,拜占庭圣咏等,后者例如安布罗西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等。
18世纪启蒙时期以后,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教会音乐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众多的音乐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宗教音乐遗产。
从宗教走向世俗
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美术
1、《祭坛》贝尼尼( 1624-1666年)
巴洛克音乐(1600-1750)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对比”的概念.“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全奏(合唱)等等。
代表人物:帕海贝尔、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音乐
清唱剧Oratorio
受难曲Passion
康塔塔Cantata
弥撒曲Missa
众赞歌Choral
等等
清唱剧
将圣经中的经文谱曲,用合唱、独唱、重唱与乐队演出的、有人物、有情节、有剧情的清唱表演称之为“清唱剧”,又称“神剧”、“圣剧”。
清唱剧的风格与歌剧十分接近,有人物,有事件,用宣叙调、咏叹调和合唱来演唱。不同的是清唱剧没有戏剧动作和戏剧表演。清唱剧的合唱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处于全剧的中心地位。这一点清唱剧和受难曲相似,与受难曲不同的是:受难曲主要是描绘耶稣的受难过程,而清唱剧的范围则没有限制。
清唱剧创作最有成绩的作曲家首推亨德尔。他的《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是清唱剧创作上的高峰。古典时期海顿的《创世纪》和浪漫时期门德尔松的《以利亚》都是清唱剧中的精品。
亨德尔《弥赛亚》
《弥赛亚》是表现宗教内容的一个作品,是他在英国时的颠峰之作。1741年8至9月,亨德尔在24天的时间里,在一种不可遏止的热情冲动下,写了这部注定要成为经典之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亨德尔创作时把自己关在房里,当他写完《哈里路亚》合唱时,他的仆人看到亨德尔热泪盈眶,并激动地说:“我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伟大的上帝”。
1750年在伦敦首演时乔治二世在听《哈里路亚》合唱时不禁感动起立,以表示敬意。这一举动竟形成了传统,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合唱《哈里路亚》时,都必须全体起立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