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地发展当中,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大的新时代背景推动下,国家也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措施,这对于整个市场经济又是一轮新的挑战,建筑工程企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家族制的,财务部门都是家族内部人员管理,一旦出现问题碍于情面,没人敢出面找出责任人,这及其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三)企业对于内部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
企业一般在进行部门分组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风险的防控部门。甚至有的财务部门中,对于财务风险一点概念也没有,更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管理问题,处理的方式太过主观,不究其根本,这种处理手段适得其反,增加了企业的风险,也导致企业整体太过于被动。管理模式的束缚和决策的影响,也是造成风险防控意识薄弱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进行大型的经营决策时,没有相对专业的部门提供数据和意见,完全凭借决策人的主观判断,内忧外患的风险慢慢形成,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效率有待提升
财务数据的信息传递,是建筑工程企业运营活动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个过程往往被企业忽略,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对于企业外部的市场走势不够清楚,影响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企业信息系统覆盖小,导致经营信息无法及时地传达并进行汇总,最后企业可以利用的经营信息少之又少。企业不关注财务及相关管理信息的传递时效,对于内外财务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加大投入人力和物力,也没有相关的反馈效应,导致企业在信息时效性方面工作不力,致内部存在的问题解决缓慢、信息系统构建缓慢,粗放式经营模式导致管理水平较低。 (五)企业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部门是对工作的校对,通过审计可以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地进行调整,大部门企业没有审计部门,有审计部门的也没有实际权利,形同虚设,内审工作的实施太过于形式化,对于企业内部的具体问题无法找到切实的切入点,而且即便是内审结论提出了质疑,企业管理层也不闻不问,内部审计的职能无法发挥,不能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利的依据。
四、提升企业内控管理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提升内控管理意识,是开展内控工作的根本,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内控工作更好的实施,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重视内控,系统的学习内控的专业知识,并且引进全新的内控理念,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结合企业内外部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相关制度。这个内控制度要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并细化到企业的岗位监督管理环节。
(二)加强企业内部岗位职责的分明化
想要切实的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就必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把企业内部每个人的岗位分配划分清晰,根据个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员和岗位的最大作用,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最快找到责任负责人,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为行为人的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责任人通过认清自身的责任能够加强对于工作职责的认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这需要企业对自身的岗位职能实施科学、明确的设计,企业的决策、办理、核算、审核、监督岗位必须分离,不能由企业的一人同时担任两个岗位,这对于企业未来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