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珍珠夸克 2022/8/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刘春华 提要施工企业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建造合同准则应用的关键。当前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过程中存在的基础管理问题导致工程项目收入与成本管理失控、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通过完善基础管理系统、发挥会计避免地产生差异。企业缴纳所得税是按完工进度确认的合同收入,在此基础上确认的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在目前工程款收入远远滞后于工程完工进度的情况下,企业需垫付大量的资金用于纳税,对于资金本来就紧张的施工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在本次股改中会计师事务所按确认的收入与税率相乘计算流转税,与实际纳税产生的差额也能说明存在以上的问题。
(四)增加了对施工项目审计的难度。根据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成本。因为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工程完工进度可靠性较低,有的施工单位借此操纵收益,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审计基准日的工程进度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确认收入时工程进度已经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难以获取资产负债日工程进度的客观依据,来判断企业资产负债日确认收入的可靠性,收入的截止测试失去了实际意义,对尚未完工的工程或虽已完工但尚未决算的工程,依据施工单位工程预算员编制的工程预算书进行收入截止测试,不可能发现收入截止存在的问题。

二、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对策

建造合同如何在施工企业中得到较好执行,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它需要施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的多方面改进,努力持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层次和管理精细化程度。
(一)企业要形成完善的基础管理系统。建造合同表面上纯粹是一个会计问题,因而很难得到员工和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本质上它又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个预算管理系统,对提升企业管控力、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需要宣传好建造合同准则,使施工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管理层认识它、理解它,形成企业中支持预算管理实施的氛围。
建造合同是基于企业收入、成本预算管理以及对工程实体、资源消耗的计量统计信息,依据准则计算规则而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因此,在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上,应当以工作责任制的形式,明确技术、计划、物资、会计等部门在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的岗位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再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保证这些参与部门的骨干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能够熟悉、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企业定额法在施工企业中推行起来,尽管难度最大,但它是施工企业必须逐步采用的一种科学的预算方法、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工程实体因各种因素改变设计,或因外界因素发生各种投入资源要素的变化,这些事件是施工企业在项目生产组织实施中的常态。因而,还需要施工企业建立起预算系统的反馈和响应机制,及时地对工程项目主要收入、成本预算指标进行动态的追踪、调整。
(二)企业应建立合同成本控制系统。工程项目部是成本控制中心,其成本核算对象是项目部的各个单项工程成本。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是项目目标全面实现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项目经理理所当然也是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有效控制成本,应将成本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