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强直性脊柱炎AS
聂金红
概述
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
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并与HLA-B27密切相关
炎症累及滑膜关节和软骨关节以及肌腱、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肌腱端),常引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解剖生理
脊柱由椎体及椎体两旁的上下关节凭借椎间盘及韧带所组成,共同维持脊柱的形态,并构成其功能活动的解剖基础。脊柱为三点承重关节,椎体主要功能是承重,凭借椎间盘和前后韧带以维持人体的形态,关节突关节即小关节具有稳定脊柱、引导脊柱运动方向的功能。侧面观察可发现颈屈、腰屈、胸屈、骶屈四个生理曲度。
病因
西医:
  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提示AS发病率可能与感染相关
  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6-30岁,很少发病于50岁以上。
早期症状常为下腰痛和僵硬,向臀部和大腿放射,疼痛休息可缓解,活动时加剧。可伴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和低热等。起初疼痛为间歇性,后变为持续性。晚期炎症性疼痛消失,脊柱大部强直,后发展至严重畸形。
女性患者周围关节侵犯较常见,进展缓慢,脊椎畸形较轻。
骨骼系统症状
:最早为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骶部、胸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腿,但无神经系体征。下腰痛可从一侧转至另一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接按压骶髂关节或将其伸展,可引起疼痛。有时只有骶髂关节炎的X线征而无症状和体征。
:下腰痛及活动受限多是腰椎受累和骶髂关节炎所致。早期为弥漫性肌肉疼痛,以后集中于腰骶椎部。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均受限。腰椎棘突压痛,腰背椎旁肌肉痉挛。后期有腰背肌萎缩。
:腰椎受累后波及胸椎,可有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为吸气性,可因咳嗽、喷嚏加重。主要由于肋椎关节、肋骨肋软骨连接处、胸骨柄关节和胸锁关节受累。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
:早期可为颈椎炎,由胸腰椎病变上行而来。可发生颈-胸后凸畸形,头部固定于前屈位。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可有颈椎部疼痛,沿顶部向头部放射,神经根痛可放射至头和臂。有颈部肌肉痉挛,最后肌肉萎缩。个别患者症状始自颈椎,逐渐向下波及胸椎和腰椎,Bechterew病。
:颈部固定于前屈位。胸椎后凸畸形,胸廓固定。腰椎后凸畸形,髋和膝关节前屈挛缩时AS后期特征性姿势。此期炎症疼痛消失,但可发生骨折,一般为多发性。由于畸形,X线检查不易发现骨折位置,需特殊位置检查。
:周围关节受累率为肩和髋40%、膝15 %、踝10 %、腕和足各5 %,极少累及手。肩和髋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突出,早期滑膜炎期,即活动受限,随着病变进展,出现软骨退变,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直。
非骨骼系统症状
AS作为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关节和肌腱/韧带附着点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
:脊柱炎较重并有全身和周围关节病患者,心脏病变常见。表现为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扩大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结膜炎和虹膜炎的发病率可达25%,眼部侵犯在周围关节病变者较常见。病程越长,发生虹膜炎的机会越多。
:肺上叶纤维化是AS后期并发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气喘。X线检查示双肺上叶弥漫性纤维化,可有囊肿形成与实质破坏,类似结核,应加以区别。治疗常无效,多在大量咯血后死亡。
。
:为少见并发症。有少见并发症。有蛋白尿时,应疑及此症。
:AS患者的肾小球功能无明显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