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地产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终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230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产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终稿.docx

上传人:可不可以不要名字 2022/8/15 文件大小:2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产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终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地产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终稿
某某地产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目 录
评估抽样的范围内,砌筑工程中的平整度、垂直度、方正度、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洞口上、左、右三边为砼结构除外)四项指标,均按80%合格率计入,并据此计算标段合格率。
考虑砌体的砌体开槽、挂网等工序的合理时间,砌体部位甩浆隐蔽时间要求不得少于该部位主体砼结构浇注日期后45天。
如发现存在砌体提前隐蔽,隐蔽工序不合理前置,规避现场评估实测时,按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如现场仍具实测条件,则砌筑工程中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方正度、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洞口上、左、右三边均为砼结构除外)四项指标,按实测成绩的85%,作为标段合格率、项目合格率的实际计算值;
如现场已不具实测条件,则砌筑工程中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方正度、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洞口上、左、右三边均为砼结构除外)四项指标,按合格率75%,作为标段合格率、项目合格率的实际计算值。
对于住宅公区,只参加精装修阶段实测,其它阶段不测。
第二篇 尺差控制篇
混凝土结构工程
基本原则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测量工具:5m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示例
第二尺
第一尺
300
1200
墙或柱
地面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合格标准:[-10,10]mm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测量结构洞口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所选楼层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8]mm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砼柱:不测表面平整度。
示例:
垂直度(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合格标准:[0,8]mm
测量工具:2米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