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第十章 80年代小说(二)
本章要点
王蒙
1
汪曾祺
2
莫言
3
余华
4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一、生平创作历程
王蒙(1934----),河北南皮县人,生于北京。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一)“少共精神”
“青春与革命”,即“少共精神”成为他的一个情结。
14岁就成为共产党员(1948)
50年代,他是一个青年,又是青年团的干部
时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时代,青春与希望成为他思想的主调。
决定了“青春+革命”既是他的人生观,又决定了他创作的风格。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青春万岁》无疑是对青春的礼赞,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则成为青春的生命对革命意志消退的未老先衰者的抗争。
大都涉及政治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二)“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创作支点
王蒙说:那时候“生活和文学对于我像是天真烂漫,美好纯洁的少女,我的作品可说是献给这个少女的初恋的情诗。初恋的情诗可能是动人的,然而,它毕竟太不够,太不够了啊! ”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所以,当有人劝王蒙,希望他能保持早年作品的风格的时候,王蒙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必要的。二十年来我当然早就被迫离开了‘组织部’,也再不是‘年轻人’。然而我得到的,仍然超过于我失去的,我得到的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得到的是经风雨、见世面,得到的是二十年的生聚和教训”,“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我无时不在想着、忆着、哭着,笑着这八千里和三十年,我的小说的支点正是在这里。”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三)创作阶段
新时期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恢复期(1977——1979 )
王蒙1979年以前的作品还保持着50年代严格现实主义的创作风貌。
50年代的王蒙以一个“少共作家”所特有的单纯与热情尽情地讴歌时代,讴歌火热的青春,大胆地干预生活,揭露矛盾。
Company Logo
第一节王蒙
进入新时期后,处于“伤痕文学”阶段的王蒙发表了《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友人的烟》、《表姐》、《说客盈门》等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王蒙仍然继承着“组织部”那个年轻人的精神,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尖锐的社会批判。
Compan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