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相关信息的小故事
现在社会是信息时代,下面是相关信息的小故事,欢迎参照!
先人传达信息的小故事大体50或许60就行
了,不要太多,不要写五年级课本上的故事
在上林揣鼎编刮妆钙表水勃惊苑
相关信息的小故事
现在社会是信息时代,下面是相关信息的小故事,欢迎参照!
先人传达信息的小故事大体50或许60就行
了,不要太多,不要写五年级课本上的故事
在上林揣鼎编刮妆钙表水勃惊苑狩猎时,射到一
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
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特别高兴,就按
照旧惠的话来责怪单于。单于听后大为诧异,却又无
法狡辩,只好把苏武放回。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模仿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了然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
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达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此后,风筝才渐渐成为揣鼎编刮妆钙表水勃惊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办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达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成立了一个由很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的距离,负责照料每天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从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结东西方的驿站传达制度。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模仿这样的机构,成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经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进而使纸卷越来越长。比如,传送圣·,。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域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
同阶段。他是当前华东地域唯一保存的清朝邮局旧址,
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
村建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域大清邮政机构的前身。
1900年末,周村大清邮局创办。1902年,博山二等大
清邮局建立,附设八陡、西冶街2处代劳所,并设信
柜5处,有村镇信差2人,还有通沂水、王庄信差2
人,通莱芜、泰安信差4人。1904年,临淄西关广
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劳处。翌年,桓台设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