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析黔东南苗族嫁衣文化的内涵及保护.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黔东南苗族嫁衣文化的内涵及保护.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8/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黔东南苗族嫁衣文化的内涵及保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黔东南苗族嫁衣文化的内涵及保护
摘 要:苗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有形载体,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苗族嫁衣则是苗族服饰的巅峰之作。本文浅析了苗族嫁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及苗族嫁衣文化逐渐缺失的原因,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树立圆花、写字花(“5”字形花纹)、太阳花以及一些传统的几何图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花纹都是从古苗衣上的图案中选出来的。第三,镶银,只有在苗族女子即将出嫁时才会为嫁衣镶上银饰,主要是镶在衣服正面没有花纹的地方以及制作腰带的垂吊饰品。虽然苗族嫁衣在形式上大同小异,但是在制作工艺和图案的选择上还是各具特色,因此每一件苗族嫁衣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以及研究价值。
2 苗族嫁衣文化逐渐缺失的原因分析
苗族服饰文化在发展时融入其他文化,使苗族服饰文化里的嫁衣的民族特色逐渐淡化,导致苗族嫁衣文化逐渐消失。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外部原因
新潮流的涌入导致了服饰文化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贵州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传统的苗族文化受到了影响,苗族嫁衣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苗族嫁衣原有的内涵和价值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苗族服饰因其烦琐的制作过程和精美的花纹刺绣而著名,嫁衣则更甚。随着科技的发展,纯手工制作的困难得到了解决。相比以前,现在的苗族服饰的颜色更加艳丽、花纹图式也更加多样,整体服装也偏向于汉装,更加简洁朴素。[3]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制作嫁衣的过程不再那么繁琐,但同时也使其不再那么细致精美。如今的苗族嫁衣已然成为流水线产物,传统的制作手工艺逐渐被摒弃,出现文化缺失。
随着旅游建设的开展,很多苗寨成为千篇一律的民族特色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景点展现的民族特色大多是外表辉煌灿烂、引人注目的内容,而不是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关于苗族嫁衣文化,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放在了服饰的奢华程度、花样的繁杂程度以及价格上。有游客消费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鼓励游客消费,有华丽外表、优惠价格的机做嫁衣成为主流商品。长此以往,对嫁衣的传统制作工艺的重视度不够,使传承风俗改变,导致苗族嫁衣传统文化随之消逝。
内部原因
苗族内部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随着苗乡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苗乡人民外出务工,受到外界多方面的影响,开始对群居的传统苗族生活有了改观,很多人不愿再回苗村居住,导致他们的苗族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
首先,传统婚礼****俗逐渐浮于表面形式。在大风洞村,年轻人不如老年人多,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虽然回来结婚但不在苗村定居,婚礼形式也分为西式婚礼和传统苗族婚礼两种,而传统苗族婚礼更多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这一现象在苗族和外族结合的婚姻中尤为严重,很多苗族女子出嫁时更青睐西方的婚纱,穿苗族嫁衣也仅是为了应付当地的嫁娶风俗。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苗族嫁衣文化的传承断代。
其次,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的理念深入苗族人心,传统的风俗理念逐渐淡化。在苗族的传统风俗理念中,对妇女制作服饰看得非常重要,认为一个女子不会挑花刺绣就会被人瞧不起,甚至是嫁不到好人家,更何况是制作嫁衣,导致很多人不惜穷尽一生精力来制作嫁衣。[4]而如今随着教育普及,很多苗族家庭都鼓励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不再以女红教育为主。同时,由于乡镇学校离村寨较远,学校采取住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