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江北六大茶山(3).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北六大茶山(3).docx

上传人:Bonnacon 2022/8/1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北六大茶山(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峡茶学港
江北六大茶山(3)
    四、莽枝茶山
    位于蛮砖茶山南面的莽枝茶海峡茶学港
江北六大茶山(3)
    四、莽枝茶山
    位于蛮砖茶山南面的莽枝茶山,与革登茶山相联,传说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因此取名叫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年),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在清茶山的鼎盛时期,莽枝茶山年产茶叶达万担之多。现在,从茶山上的那块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天的碑石刻文中,还可以隐约感到当年茶山兴旺发达的景象。
    莽枝茶山的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天的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莽枝茶山的鼎盛时期,还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如今,昔日的庙宇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
    由于种种原因,莽枝茶山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荒芜,直到80年代又才开始复苏。曾经有着数百户人家的勐芝大寨,竟然重新成为人迹罕至的密林,而遗存下来的部分茶农后代,早已搬到了茶山后的秧林寨,他们对其祖先在中国普洱茶史上抒写下的浓重笔墨竟然已漠然。只是原始的密林间,偶尔还能看到块块面积大小不一的茶林,以及众多的交杂在一起的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由于多年没有人管理,莽枝山上的茶树有的长得高几丈,已经与其它的植物交混在了一起。不过,茶山上至今还保存有一座茶商古墓,它在孤寂地守望着茶山的同时,也些微地透露出当年莽枝茶山兴旺时的景象。
    五、蛮砖和革登茶山
    江北六大茶山里,蛮砖和革登常常会被人们忽略和忘记,现存的典籍中,这两座茶山的记载也廖若晨星。在普洱茶辉煌的舞台上,其它的古老茶山或长或短地演绎过重要的篇章,
海峡茶学港
只有蛮砖与革登,如同两位跑龙套的小生,静静地伫立在时间的深处,笑看着茶事的兴衰。
    也许正是这种边缘心理,使蛮砖茶山成为了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最完好的茶山。蛮砖茶山早在清乾隆年间,茶叶的产量就已在一千担以上,清末民初,蛮砖还曾是倚邦六乡乡政府所在地,建有蛮砖关帝庙,如今关帝庙虽然早已从大地上消失,但遗留下来的蛮砖关帝庙碑文,却明确记载了“蛮砖为六大茶山之一”。
    由于数代茶家的精心养护,在蛮砖茶山,你很难看见岁月的流逝,那些掩映在原始密林中的茶林,正在茶农的努力下不断地扩大,变成了产茶万担以上的生机勃勃的茶园。这里生长出来的“蛮砖优质茶”,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是茶中的珍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当地政府在蛮砖茶山新建了万亩茶园,让我们感到昔日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