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论语读书报告(4900字).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读书报告(4900字).doc

上传人:橘子 2022/8/1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读书报告(4900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语读书报告(4900字)
论语读书报告(4900字)
南京
农业大学
走近论语,聆听流淌两
千五百年的智慧
20xx年5月2日
走近论语,聆听流淌两千五百年的智慧
命基102 10110226 薛忠慧
摘人也是“仁”。仁,可以说是
“统摄诸德,完***格”的总称。 《论语》是一部论“仁”之书,是孔子全部精神之所寄。总体来说,孔子的“仁”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在为人方面,孔子主张“爱人”,爱自己、爱家人、爱所有的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讲人,因此学界把孔子的“仁学”又称为“人学”。孔子的“仁学”主要论述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主体道德修养。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文精神。孔子认为“爱人”的具体表现和方法归纳起来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忠、恕。何为“忠恕”?从字面上看,也可理解为: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忠”就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以爱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善待别人。“恕道”精神的具体实施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实质上是“忠”和“恕”的结合体。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孔子“仁”的思想实际是上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学问,它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真正做到“忠恕”,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从政方面,孔子主张“为政以仁”,提出以“仁”为理论基础的以德治国方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尧日》)。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怀有仁爱之心,要“以德治国、以礼治人”,孔
子也希望能够从“仁”出发,实现统治者对人民的一种“仁德”的统治。他提醒当政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如虎”。孔子以德以礼治国思
想是他“仁”说在政治上的应用,概括起来,基本内容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他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行仁不只是凭良心感觉去做事,要对自己的感***望加以控制。 孔子的这些主张对后世理政治国者都不乏启迪和借鉴意义,所以北宋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仁”的思想体现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提倡“有教无类”。他不论年龄、国界、贵贱,广收学生,相传其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论籍贯,子路、颜回、曾参是鲁国人,樊迟是齐国人,端木赐是卫国人;论贵贱,有贵族孟懿子,有生活贫苦的颜回、樊迟。孔子的门徒虽然品类复杂,他却一视同仁地教导他们,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各具气度,各有性情。《论语》中关于教育方面的许多至理名言成为今天教科书的内容,如:“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
《论语》这部统治了中国思想两干多年的儒家经典流传至今经久
不衰,充分体现了其存在的价值。在《论语》中我们不仅能够深刻领悟到孔子“仁”思想中“忠”、“恕”的精神内核所在,还了解了一位充满强大理想信念的和蔼、宽容、儒雅的智者。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诸多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他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论语》的依归——礼
礼的范围很广,上自宗法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下至人们的生活日用、风俗****惯和行为规范。
孔子反复教导弟子“立于礼”,是说学礼、知礼是做人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自己的言行不遵守社会各种法规制度和通行的道德行为规范,就不能在社会立足,孔子认为,恭慎勇直固然都是好品德,但必须用礼来指导,否则会产生副作用,造成不好的结果。他自己从日常生活到供职朝廷,处处恪守周礼,“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等。
孔子主张礼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社会各种矛盾,处理国家政治事务,一切都按照周礼。周礼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等。孔子强调守礼,并不是只对上层统治阶级
而言,也不是只对下层被统治阶级而言,而适用于所有人。从天子到庶人,人人都必须守礼,都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按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孔子一方面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礼必须以仁为内容。仁是礼的实质内容,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仅仅把礼作为一种仪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礼仪决不是讲究摆设玉帛、钟鼓之类祭器和乐器,丧礼重在发自内心的情感,不在奢华周到的仪式。对待下属不宽厚,参加礼仪不严肃,参加丧礼不悲伤,仅仅做做样子给人看,他是坚决反对的。礼,必须以内心的仁的感情为根本。仁礼互相依存,以仁为本。他一方面主张分别尊卑、贵贱、亲疏等级,维护等级制度;对于残民害民的昏君暴君的统治,对于奴隶殉葬制度等等现象,他坚决抨击,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