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学信息技术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教学设计
学校:
专业: 中学信息技术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教学设计
学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导师:
第三课 数据记录与分析
执教: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 学时:1节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
(1)结识工作表的特性和功能;
(2)懂得用Excel工作表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的基本措施;
2、能力目的:
(1)会用工作表进行基本数据的记录;
(2)能运用公式或函数来进行数据的记录;
(3)会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
3、情感目的:
培养学生科学管理数据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记录、分析和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学科知识的渗入,灵活的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较大的增进作用。根据教学目的规定、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把工作表中函数的应用拟定为重点。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拟定为:函数的搜索和对数据整体的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在11岁~12岁。她们思维活跃,且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普遍单薄。其学习动机重要是爱好型,绝大多数学生对
信息技术爱好较浓。但是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差别较大,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许多操作已比较纯熟,但知识不全面;大部分同窗对计算机理解较少;少数学生历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教学方略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特性的分析。
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更好的发挥。教学方略的设计注重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别,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措施上重要采用如下方略:
1、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充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积极积极地获取知识;
3、借助多媒体优势设计巩固练习,使练习具有典型性、生动性、目的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法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
解说
观测
(一)复习及引课
1、复习:基本概念
2、引课:以一张学生成绩登记表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结识数据的记录
演示
提问
解说
通过一张学生成绩登记表的提问,使同窗结识数据的记录,问题设计:
(1)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