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doc

格式:doc   大小:1,34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doc

上传人:幸福人生 2022/8/16 文件大小:1.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
技术导则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14年2月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的构成
绿道的构成包括慢行道路、绿化景观、服务设施、标识系统等四类要素。具体分类如表3-1所示。
表3-1 绿道构成要素表
序号
要素
名称
要素分类
备注
1
慢行
道路
步行道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骑行道
综合慢行道
2
绿化
景观
绿化带
——
绿道景观控制区
3
服务
设施
游客服务站
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和驿站
休憩设施
包括游憩设施和休闲活动场地
停车设施
包括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
卫生设施
包括公共卫生间和垃圾桶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4
序号
要素
名称
要素分类
备注
配套基础设施
包括给排水、电力、通讯
设施
4
标识系统
立体标识
空间引导标识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文字标识
距离指示标识
导向指示标识
警示禁止标识
服务设施命名标识
地面标识
慢行道路标识线、北京绿道logo、骑行标识以及方向指示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5
绿道的选线
规划选线原则及策略
优先利用现有资源。北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各类资源非常丰富。绿道的建设应充分整合、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先布局景观资源优势突出、对市民吸引力强的绿道线路。
充分考虑休闲需求。绿道选线应以城乡居民的休闲使用需求为先导,同时适当兼顾绿色出行的需要。绿道选线之初即应为建设便捷、舒适、可参与度高的绿道创造条件,选线应与城市交通系统、慢行系统、换乘系统进行有机衔接,与现有公共交通线路、站点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相结合。
切实保障使用安全。绿道是具有较强参与性的开敞空间,绿道选线应将使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避开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优先选择与机动车道路明确隔离的线路。
综合协调实施条件。绿道的建设涉及规划、园林、交通、水务、市政、旅游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选线之初应综合考虑,提前规避矛盾,为绿道选线的落实创造条件。
倡导节约示范带动。各区县绿道选线应优先选择便于落实、易于形成示范带动效果的线路。充分依托现有景观资源并尽量利用已有服务设施,在绿道建设中倡导节约型理念。
绿道设计对线路的落实
根据区县绿道规划以及实际情况对绿道线路进行具体细化落实。
绿道选线分类指导
滨水游憩绿道
滨水游憩绿道的选线应首先考虑安全因素,路线途经区域需符合水体相关的防洪要求规定。在满足安全条件的基础上,尽量贴近水岸布局,凸显滨水游憩绿道亲水的景观优势,易于人们近距离体验滨水风光,增强绿道的景观感受。
森林景观绿道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6
森林景观绿道多位于城市外围,追求林木夹道、穿越森林的空间感受。绿道选线时应避免穿越、破坏生态敏感度较高的生态空间,尽量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山林地、平原森林等已经形成的游路、作业路等,尽量减少对植物的伐移,降低建设强度。
郊野田园绿道
郊野田园绿道的景观独具特色,乡村原有的农业景观和农田肌理与绿道的内涵十分契合。绿道选线应尽量结合原有农田林网、田间小路布局,局部可进入果园、农业休闲园中穿行。线路布局还应与现有的休闲及服务设施如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等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
人文景观绿道
人文景观绿道以展现文化特色、历史底蕴为特点。绿道选线应在全面梳理各类人文景点资源的基础上布局,通过绿道将分散的景点资源整合串联。相对于自然景观特色的绿道而言,人文景观绿道的用地空间及两侧的绿地环境会稍显局促,设计建设过程中可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公园休闲绿道
公园休闲绿道在穿越公园绿地的路段,选线应充分考虑公园普通游客的休闲和安全需求,通过合理布局和引导实现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隔离,以保证安全。大型的公园绿地可形成自我闭合的绿道线路,小型公园绿地绿道视具体条件进行布局。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7
绿道构成要素配置要求
慢行道路
慢行道路的宽度控制如表5-1所示:
表5-1 慢行道路宽度控制表
建设类型
城市型
郊野型
宽度要求
步行道
1m-
1m-
骑行道
2m-3m
-3m
综合慢行道
3m-4m
3m-
材料要求
慢行道路的路面材料应具备舒适、安全、耐久、环保和便于统一的特性,材料选择应简洁、大方、保持统一、易于识别,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