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农村信贷).doc

格式:doc   大小:2,2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信贷).doc

上传人:儒林 2022/8/16 文件大小:2.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信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信贷)
从农业贷款对象调整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摘要] 农村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近年来,国家金融机构不但对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而且通过各种渠道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形成了“抽水效提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通农业资金回流渠道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讲,我国小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完全由市场自发配置难以完成,必须由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农村生产力低下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尤其严重。农业产出无法达到社会平均回报率,从而无法对资本产生吸引力,试图仅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农村资金流向近乎不可能。因此,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贷款制度的完善等措施治标不治本,甚至一个更加完善的金融系统会导致农村资金更有效率的流出,可以说恰好起到相反的作用。而在农业产业不成熟的前提下,盲目引入外资的后果不但会阻塞本土资源流通,甚至产生破坏性的作用。因此,解决农村资金流向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外部制度的成熟与否,而关键在于农业生产水平本身。
      四、农业贷款的对象调整与新思路探究
      那么究竟如何合理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抽水”问题呢?如何调整现阶段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呢?针对以上几点原因,调整农业信贷的贷款对象,形成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区域合作模式与开展“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案之一。
      农村经济区域合作模式是指以村或镇为基本单位,由当地农民采用入股集资的方式自发组成生产性的互助组织,选举产生领导机构,然后以之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从国际经验来看, 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 不可能依靠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来实现, 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生产单位的层次和规模。
      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是指政府放开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个领域的限制,允许并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的上下游,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宽增收渠道。然后,农村金融机构以生产互助组织为单位,按其信用评级统一发放贷款,使资金回流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最终拉动产业增长。
      具体来讲,例如某村农民可以采取一人一票制,以一定金额作为入会费组建股份制生产合作社,通过选举产生领导委员会,对外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统一组织检疫与销售;对内开展农业知识讲座与技能培训,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对于有能力的合作社,可以开办化肥生产厂和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产品的单位附加价值。合作社还可以进入包括设备制造、运输、零售、餐饮等其他与农业有关的领域进行经营,形成三大产业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局面。政府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与帮助扶持,例如采取免税或补贴政策,加大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力度,重点扶持示范性农业等,同时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保证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此时,作为农村金融体系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以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发放贷款,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还可以极大的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引导资金回流。
      采取“区域合作”与“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个体农户由于缺乏知识技术或必要的培训,往往经营收益微小甚至亏本,采取合作生产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经营水平,增加农业产出,还可以发挥社会主义集体生产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