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23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对77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7例MG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常见的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因为感染,%;合并胸腺瘤患者有16例,%,仅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而免疫抑制剂等合用可显著提高有效率。结论不同性别的MG患者发病年龄具有不同的特点;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因感染而病情加重,亦常合并胸腺瘤;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差,应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性别年龄特征疗效
重症肌无力(MG)是一个抗体介导的多种免疫分子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一个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inerecept antibodies,Ach-RAb)介导、多种免疫分子参与的、发生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以骨骼肌的易疲劳性和肌无力的波动性为主要特征。常累及眼外肌以及其他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咀嚼肌、面肌、咽喉肌,呼吸肌和肢体肌肉亦可累及。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了自1990年1月~2005年12月确诊的MG患者共77例,男37例,女40例。MG的诊断依据: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致局部肌肉无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且有晨轻暮重特点,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效而确诊。有6例疑似病例,均做了新斯的明试验和疲劳试验后确诊。
方法(1)调查患者情况:性别、发病年龄、起病诱因及发展。(2)根据改良的Ossermann分型对77例患者进行分型,Ⅰ型15例,ⅡA23例,ⅡB19例,Ⅲ型12例,Ⅳ型8例。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停用一切药物,3年以上无复发。临床近期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停用一切药物或药量减少3/4以上,历时1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治疗药物减少1/2以上,历时1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治疗药物用量减少1/4以上,历时1个月以上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甚至恶化。

2 结果
发病的年龄、性别特点整体看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具体各年龄阶段发病情况不同,如图1、图2所示。
37例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12~77岁,主要发病年龄年龄段在50岁以上,,而50岁以上的患者相对较50岁以下的患者稍多,曲线相对平缓。40例女性患者中,年龄10~77岁,主要发病年龄年龄段在30~40岁,,如图2所示。
起病诱因及常见的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因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情绪变化如悲伤、%;其他如着凉、用凉水洗脸、%;%。大多呈缓慢起病,从起病至疾病发展到最严重经历1~270天,平均49天。
临床分型特点 77例患者中,Ⅰ型15例(20%),ⅡA型23例(30%),ⅡB型19例(25%),Ⅲ型12例(15%),Ⅳ型8例(10%)。
合并病合并胸腺瘤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有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