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的两个名字
于永正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强国先生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没做过老师,但他任局长以后,思路明晰,成绩显著。“是不是应了‘旁观者清’这句话?”他呵呵一笑,说:“于老师,凡事上过学并做过家长的人,对教育都不陌生。,令我们觉得上他的课兴趣无穷。"(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不断努力地、不断地修改着和充实着“我"的这本书的内容,而且
“装帧"也很讲究。我在面前学生从不邋遢、懈怠,总是精神饱满,笑容可掬,不摆架子。我要让学生一见面就喜欢我,以我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求进的欲望。我要像张老师那样做个“会笑的老师”。(精品文档请下载)
掀开“封面”――“我"的这本书里有爱和尊重。后进生考试不及格而偷偷流泪时,我会悄悄地为他拭去泪水;犯错误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总会为他搬把椅子放在我的侧面让其坐下――我从不把椅子放在我的对面,因为对面像是在受审、像是搞对立嘛。留级生来到我班,上课我会鼓励他,下课会和他一起玩,于是他很快有了伙伴,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我有的是等待和耐心,必要时,我会到他家里去送书,他不想读也不好意思不读――过几天我会问书中的故事的,我会看他的摘抄本的。“从长计议,”我对家长说,“他更要多读书,等他朗读得很流畅,语言比较丰富了,他会追上来的。只要尽力了,即使还不尽如人意,也不要紧,十个指头有长短嘛。”(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的这本书里还要有知识,,“于老师,您相信UFO吗?”“于老师,我们的苏27战机能和美国的F16比吗?”“‘暴虎冯河’中的‘冯’为什么读‘ping'?”……这些我都要及时地给予答复.“于老师,
”一个叫冯羽商的学生成心考我似的问:“我的名字有意思吗?"“给你起名字的人应该懂得音乐.”“对!我妈妈是音乐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宫商角徵羽,这是古代的五音……”(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的这本书里有古今中外的故事,还要有笑话,用时还要随时能讲出来。“书"中还有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我和学生共同书写,我感动着学生,学生也感动着我。(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一起卧在群山之巅,仰望蓝天白云,浮想联翩……(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的这本书里也难免会有错误和缺乏。年轻的时候体罚过学生,经常大发雷霆,、道谦。于是错误变成了教育资源,学生又从中读懂了什么叫“正确地对待自己”;什么叫坦诚……(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确实是一本书,一本天天展如今学生面前、学生天天在读的书。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不知要比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性”大多少倍!(精品文档请下载)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连续地书写、修改“我”这本书,使它的内容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让它对学生有更大、更多、更好的影响。(精品文档请下载)
“鼓励”――它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
清代的颜昊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就是鼓励。
上小学的时候,张敬斋老师给我颁发的一张他亲自画的奖状,还有他在我的作业簿上画的一条条波浪线,对幼小的我是多么大的鼓励呀!读初中一年级时,李晓旭老师在我的作文上写的“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竟让我做起了作家梦!从此便如饥似渴地读书,搜肠刮肚地写稿。理想虽未实现,但为理想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收获是丰厚的!为此养成的读书、写作、观察、考虑的习惯是无价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至于别人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每个成功者、进步者,每个优秀老师教的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感人的故事。作家黎汝清说:“我之所以立场当作家,最终成为作家,就是上小学时,有一篇作文上了墙报."安徽凤阳一中有个叫邵军的学生,表现很差,是个被老师放弃的学生,升入高三,新班主任吴华兵老师找他促膝谈心,说:“让我们从心开场。”说完,把“心”,在吴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他发奋学习,一年以后,成了大学本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产生的动力叫“鼓励”――由老师的爱心,激活了邵军的潜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也可以叫“激活”。(精品文档请下载)
要鼓励每个学生。虽然学生不可能都像邵军那样变得令人惊诧。我在《教育,有时候很简单》一文中说:“同样褒奖的话,对张三可能起大作用,对李四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一点作用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但是,鼓励、期待的话只要对一个人能起作用,我们就不放弃所有的人。人人都有长处,对他的长处就要多说夸奖的话、鼓励的话;就要赏识它、放大它。
”放大优点“能激活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