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针对区域生态敏感性特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针对区域生态敏感性特征,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等级划分,将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数据准备
收集评价区域范围内基础图件和数据,包括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水环境功能区划、地形、土地利用、野生动植物分布、开发建设活动、气象数据(气温、降水、风力、蒸发等)等,进一步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完善生态敏感性评价所需的数据资料。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根据土壤侵蚀发生的动力条件,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以风力侵蚀为主带来的水土流失敏感性将在土地沙化敏感性中进行评价;本节主要对水动力为主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评价,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功能区划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降水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和地表植被覆盖等评价指标,并根据研究区的实际对分级评价标准作相应的调整。将反映各因素对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单因子分布图,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乘积运算,公式如下:
式中:SSi为i空间单元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评价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Ri)、土壤可蚀性(Ki)、坡长坡度(LSi)、地表植被覆盖(Ci)。不同评价因子对应的敏感性等级值见表B1。
Ri—降水侵蚀力值
可根据王万忠等王万忠, 焦菊英, 1996,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16(5):1-20
利用降水资料计算的中国100多个城市的R值,采用内插法,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R值分布图。根据表B1中的分级标准,绘制土壤侵蚀对降水的敏感性分布图。
LSi—坡度坡长因子:对于大尺度的分析,坡度坡长因子LS是很难计算的。这里采用地形的起伏大小与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关系来估计。在评价中,可以应用地形起伏度,即地面一定距离范围内最大高差,作为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地形指标。然后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区域土壤侵蚀对地形的敏感性分布图。
Ki—土壤质地因子:可用雷诺图表示。通过比较土壤质地雷诺图和K因子雷诺图,将土壤质地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分为5级;在没有详细的土壤质地图的情况下,可采用自然断裂法对K值进行分级,<,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根据土壤质地图,绘制土壤侵蚀对土壤的敏感性分布图。
Ci—覆盖因子:地表覆盖因子与潜在植被的分布关系密切。根据植被分布图的较高级的分类系统,将覆盖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分为5级,并利用植被图绘制土壤侵蚀对植被的敏感性分布图。
表B1水土流失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及分级赋值
因素
降雨侵蚀力R
土壤可蚀性K
地形起伏度LS
植被覆盖C
分级赋值S
不敏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