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计算机基础.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基础.doc

上传人:ipod0b 2017/7/24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基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电子计算机——ENIAC,由美国宾尼亚大学制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划代方法,即将计算机按其功能和计算方式分为:
主机(mainframe)代,中、小型机(puter)代,微型机(puter)代,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代,新的划分反映了新的技术内容。
今后计算机还将不断地发展,从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看,大致有如下趋势: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多媒体化 。
近代计算机
早期具有历史意义的计算工具有以下几种: 1、算筹;2、算盘;3、计算尺;4、加法器;5、计算器 巴贝奇设计的差分机和分析机。 
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阿伦·图灵。他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个: 一是建立图灵机模型;二是提出图灵测试。 
现代计算机之父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他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二台电子计算机—EDVAC,采用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问世
第一台计算机“爱尼亚克”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装有16种型号的18000个真空管、1500个电子继电器、70000个电阻器、18000个电容器,8英尺高,3英尺宽,100英尺长,总重量有30吨之巨。
ENIAC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50次sin 和cos函数数值运算的计算速度。
ENIAC本身也有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存储器;二是用布线接板方式进行控制。  
计算机的分代
多年来,人们以计算机物理器件的变革作为标志,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46-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延迟线,后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 
第二代(5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也称晶体管时代。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和磁盘。 
第三代(65-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 
第四代(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1983年“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运行速度达每秒一亿次。1992年,“银河—Ⅱ”每秒10亿次。每秒1206万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2010年11月14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行榜,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雄踞第一。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计算机原理分类,可分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混合式电子计算机。
按照计算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分类,可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六大类。
计算机的新技术
嵌入式系统应具有的特点是:要求高可靠性,在恶劣的环境或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许多应用要求实时处理能力,这就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实时处理能力;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代码要求高质量、高可靠性,一般都固化在只读存储器或闪存中,也就是说软件要固态化存储,而不是存储在磁盘等载体中。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