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斯三定律
马斯三定律是以蓄电池的最低析气率为前提,提出蓄电池能够接受的最大 充电电流,而得出的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的一些基本规律。
即:
1) 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接受比a与电池放出 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马斯三定律
马斯三定律是以蓄电池的最低析气率为前提,提出蓄电池能够接受的最大 充电电流,而得出的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的一些基本规律。
即:
1) 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接受比a与电池放出 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
a=K1/C (1)
式中:K1为放电电流常数,视放电电流的大小而定;
C为蓄电池放出的容量。
由于蓄电池的初始接受电流Io=aC,所以
Io=aC=K1 (2)
2) 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量,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比a与放电电流Id的对 数成正比,即
a=K2logkId (3)
式中:K2为放电量常数,视放电量的多少而定;
k为计算常数。
3) 蓄电池在以不同的放电率放电后,其最终的允许充电电流It (接受能力) 是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电流的总和,即:
It=I1+I2 + I3+I4+... (4)
式中:I1、I2、I3、I4...为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电流。
综合马斯三定律,可以推出,蓄电池的总电流接受比可表示为
a=It/Ct (5)
式中:Ct=C1+C2+C3+C4+...为各次放电量的总和,即蓄电池放出的 全部电量。
通俗点说,马斯第一定律表明随放电深度不同,其充电接受能力和放电深度 成正比(可以等价于瓦格的质量作用定律);第二定律表明放出电量相等的条件 下,其充电接受能力和放电率成正比;综合三条定律表明充电前和充电中适当地 放电,可以提高充电接受能力。
不同的看法:
1、 逻辑上:第二定律,必须考虑电化学反应中的扩散(渗透)作用,扩散 是由温度梯度、浓度梯度、压力梯度等所引起的,扩散的归宿是各相均匀内部不 存在梯度,其演变过程含有一个时间问题,电化学反应的归宿,必定要趋向于化 学平衡,这中间也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