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塞下曲·其一》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塞下曲·其一》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doc

上传人:卢卡斯666 2022/8/1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塞下曲·其一》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塞下曲·其一?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塞下曲·其一?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像这首诗,几乎完全打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场,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外表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穿,“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那么衬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那么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那么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