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谈幼儿告状行为.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幼儿告状行为.doc

上传人:可卿 2022/8/1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幼儿告状行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幼儿告状行为
摘要:在幼儿园一日常规生活中,幼儿告状行为很常见,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多方面分析。幼儿告状很普遍,看起来事小,但教师的正确处理方式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必须认真对待,频繁,我认为这与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处于幼儿期的儿童,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低,身体和心智都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他们对于什么是好坏的理解带有自己直观具体的特点“跟我玩游戏”就是好,“玩具不给我玩”就是坏,孩子们年龄小,想法简单,不会去忌讳什么,心里有什么思想就马上用情感表现出来,往往就是由于一点点小事,就会引起他们不满。在幼儿园,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解决小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他们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以检举和揭发他人为目的,更多是往往是为了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等等。当他们遇到麻烦或挫折时,本能的向老师告状。这种行为,能让教师在无暇顾及各个幼儿时,了解到部分幼儿的情况,但是同时也极让教师在处理上头疼。此时老师更像是一名法官,对他们进行“案件”处理,有时,在几分钟之内会处理好几起的“案件”。总之,在大人们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孩子眼中永远都是大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心理发展水平的差民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年龄特点:(1)小班幼儿的告状主要表现在“争抢玩具”的纠纷中;(2)中班幼儿的告状主要表现在“引起***注意”;(3)大班幼儿的告状主要表现为“表达思想分歧”。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把幼儿告状原因主要分为三种:

幼儿相互之间年龄差异较小,但其心理发展水平也表现出差异。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集体生活,老师就是他们的天。在幼儿园宽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难免会产生矛盾。在他们看来,谁好谁坏就只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谁给我玩玩具,谁陪我做游戏,谁就是最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当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欺负或不满意的情况下,极力的表现,就是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保护, 这种情况下,他们想依赖老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就无休无止的告状。

指幼儿向老师告状是基于他人某种“不当”行为,但不是为了让老师惩罚对方或制止对方的行为,只是对他人某种“不当”行为的一种描述。如看到对方把本子上画的乱七八糟,看到对方跳舞是乱蹦乱跳等行为经常采用消极评价、嘲笑、诉苦等策略向老师告状。

幼儿向老师告状是因为对方的“不当”行为而没能使规则顺利进行,他們向老师告状是为了维护班级常规。大家知道集体的规则要求,会体现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全过程中,孩子对规则有一种刻板的认识,“规则”就是“规则”,是不容更改和置疑的,一旦同伴们的和为“不当”时,经常采用说理、提示等策略向老师告状。

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大人们永远不要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孩子。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孩子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也许和我们相去甚远,但这也符合了人生发展的阶段性认知规律,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五六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可以很忘我、很开心,可是当出现分歧,意见不合或者说不够友好行为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和处理了,尤其是当自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