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oc

上传人:碧痕 2022/8/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吴红彬 【摘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内部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为此,事财会专业教育,很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由于工作变动,被临时调到财会岗位,这就使得部分人员对财会岗位不熟悉,对工作流程和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了解不够,加之一些单位不重视对财务人员的进行业务培训,忽视对其知识的更新,造成部分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部分财会人员缺乏对会计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等的专业知识,用错会计科目,随意更改账户对应关系等情况屡见不鲜,影响到会计确认和计量。
第三、内部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一些事业单位未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身监督检查,导致监控力度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2]当前,大多数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对会计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一般由内控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而不是内部审计机构来监督,致使监控力度薄弱,影响到内部控制应有作用的发挥,即所谓的“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却没有赋予内审部门相应的权利,对内审工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较好履行其职责和权限,内部审计的准则、原则和基本程序等都在实际操作中发生扭曲,最终无法有效的监督和鉴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第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财务制度建立起来的,因此,一套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坚实基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部分会计人员对于其所处岗位的具体职责内容不甚了解。事业单位在会计上一般没有成本核算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轻视了实物资产管理,如购买一些低值易耗品,直接作支出,而不入财产帐,领用不办理手续,缺乏应有的财产清查制度,使这部分财产无帐无实。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第一、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其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财会人员具有高度的忠诚度和高效的工作能力从而可以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的重要保证。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制度监督意识, 这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保证。各环节管理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了, 就等于各环节的控制与监控体系完善了, 变被动监督为主动自律 [3] 。首先,进一步完善财会人员的选拔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工作岗位,进而根据岗位需求来选拔一些合适的优秀人员。要提高财会人员的任用标准,财会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具备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了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关键环节和薄弱方面。其次,注重财会工作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单位要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法制意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性,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控手段。首先,建立对外公开制度,鉴于事业单位特殊的性质,应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群众知晓单位的一些应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