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4、古诗两首.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8/1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古诗两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授课题目
4、古诗两首
授课老师
孙凤香
授课年级
二年二班
授课时间
8月 28 日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才能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授课题目
4、古诗两首
授课老师
孙凤香
授课年级
二年二班
授课时间
8月 28 日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才能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情感目的
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
教学方法
自主和老师指导相结合识字、体会中朗读、探究中写字
教学手段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搜集作者资料和其它相关的诗句。
学情分析
,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仰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实际经历,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教学和学法
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时机,体验学****的快乐,同时欣赏别人的学****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和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考虑,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理解古诗的大意,和别人交流字词的理解,互相促进,进步学****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的才能.)
研读
1、老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理论,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