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浅谈铁路物流企业发展金融物流的思路.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铁路物流企业发展金融物流的思路.doc

上传人:彩霞 2022/8/1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铁路物流企业发展金融物流的思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铁路物流企业发展金融物流的思路
陈常金 摘 要:作为顺应市场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创新型物流衍生服务,金融物流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也有利于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本文通过归纳金融物流的内涵和理念,介绍其运作模履行了还款义务后释放质物。如果融资企业违约,则质物可由供应商或物流企业回购。

物流企业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金融机构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根据融资企业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针对融资企业直接以寄存货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有难度的情况,由物流企业将货品作为反担保抵押物,通过物流企业的信用担保实现贷款。也可以组织企业联保,由若干融资企业联合向物流企业担保,再由物流企业向金融机构担保,实现融资。甚至可以将物流企业的担保能力与融资企业的质押物结合起来,直接向金融机构贷款。
(三)综合运作模式
综合运作模式包括资产流通运作模式和资本流通运作模式,是金融物流最高层次的运作模式,对物流企业有较高要求。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应具有自己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公司。
三、金融物流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金融物流的服务程度不高,大多还停留在向供应链上的某个环节提供相关的融资服务,金融物流服务市场尚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有待于提升与突破。
(一)业务流程不规范
目前,我国没有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统一的作业规范,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没有统一标准可以参照。银行没有专门针对金融物流信贷业务的操作规范,还是运用一般信贷操作流程规则来办理金融物流信贷业务,手续异常繁琐,效率十分低下。
(二)专业人才匮乏
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和金融物流业务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拥有大批精通物流、金融、法律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然而在我国,由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既懂得物流管理和经营,又熟悉国内外金融知识的双专业人才是市场的稀缺人才。
(三)规模实力不强
据调查,我国的物流企业绝大多数表现为百人以下的小型运输仓储公司,而规模在500人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仅有11%左右。一些大型物流企业金融物流服务才刚刚起步,受限于规模、资本等多种因素,在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经营管理制度、员工素质等方面都还难以达到金融物流所要求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物流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政策法规不完善
在发达国家,很早就通过了有关动产担保的法律法规。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规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可并购银行。如何在不违背金融法规的前提下,利用自有资金和信用开展金融物流服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难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政策法规束缚着金融物流业务的深入开展。





(五)缺乏监管机制
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物流企业必须是独立的,具备信用良好、流程规范、管理严格等标准,对所储存的商品,要按照国家等级标准进行数量测算和质量鉴定,同时应具有与客户、银行联网的信息网络。然而,目前我国对物流企业没有严格的资质认定,导致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金融物流发展思路
通过开展金融物流服务,不但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可以加强物流企业的客户控制力,帮助物流企业构筑未来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在此,笔者从提升未来发展力和竞争力的视角,对铁路物流企业发展金融物流服务的具体思路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强化金融物流服务理念
由于金融物流服务在国内刚刚开展,很多铁路物流企业并不完全了解这项增值服务,金融物流服务市场尚待培育。铁路物流企业可以适时对客户需求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客户分析市场形势,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增值服务,并努力让客户体验到增值服务的价值。只有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客户才能提高对铁路物流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才会放心接受其提供的增值服务。
(二)强化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
金融物流业务虽然能给参与各方带来“共赢”的效果,但在具体运作中由于引发了资金、货物、单证(仓单)的流动,物流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有内部管理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金融物流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具体实施金融物流业务时,应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规范业务运营管理与操作流程;实施对客户的全方位信用管理。
(三)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铁路物流企业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