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 题】
14童年的发现
【课 时】
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阻碍、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1、默读,考虑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络。
 (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和室内的珍贵文
 3、.
 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
当堂检测
1、抄写生字词语。
2、自由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
七、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照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语句,完成语文书104面课后练习2。上网看故宫图片,检查自己的图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稳固,
导入新课
1、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条理.
 3、指名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细节,
1、默读第2-—9自然段,考虑以下问题。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
 (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
 (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
 (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巧、布局统一……)
 过渡:抓住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这一语句,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考虑,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
 (6)学生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小导游词。
 (7)小组内交流导游词。
 (9)评价导游.
 (10)用一样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
 2、齐读第10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
三、总结拓展
1、。
2、谈谈读了课文,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故宫吗?
当堂
检测
习题
设计
1、听写“读读写写”和“词语采集"中的词语。
2、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文中的优美句。
板书
设计
20  故宫
 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久的文化殿堂  
【课 题】
21.青花
【课 时】
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理解“我”的努力,读懂父亲的表情。
【教学难点】
“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
【教具准备】
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师 生 活 动
复 备
第一 课时
一、美文诵读
朗读《论语》
二、学习目的
学习生字、新词,,-—4自然段。
三、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青花瓷》片段,配合课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听两方面欣赏青花之美.
:这些漂亮的瓷器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青花"。
3。学生自读课后的“学习链接”,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青花瓷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