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暖通空调规范.ppt

格式:ppt   大小:2,524KB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暖通空调规范.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8/19 文件大小:2.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暖通空调规范.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暖通空调规范
规范新增和更改内容(采暖部分)
更改: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限定改为传热系数的限定;散热器供暖温度;水力平衡计算强制执行。
新增:散热器供暖系统制式的选择;供暖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要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
竖向分区
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竖向分区,高度超过50m,宜竖向分区设置。
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
竖向分区
常用方法:分低区和高区,低区采取直接连接,高区采取间接连接或双水箱连接。
热负荷=失热量-得热量
不经常的可不计入,经常而不稳定的耗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
热负荷
热负荷
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Q1,冷风渗透耗热量Q2 。
热负荷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门、窗、墙、屋顶等)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热负荷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地面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地面传热系数当房间有一面外墙按房间进深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两面相邻外墙,按房间进深和开间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成两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当房间有四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为四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
热负荷
有顶棚的坡屋面,当以顶棚面积计算其传热量时,按下式计算综合传热系数():
热负荷
传热面积的计算
热负荷
1)门窗面积:按外墙外表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
2)外墙面积:高度×长度
高度:底层从土壤层算到上层的地面,中间层从本层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顶层是从顶层地面算到屋顶的上表面。
长度,应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拐角房间应从外墙外表面算到内墙中心线。两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为分界线;
3)闷顶和地面面积:应从外墙内表面算至内墙中心线或按两内墙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对平屋顶,顶棚面积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
热负荷
与相邻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5℃,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
简化计算方法:温差小于5℃,不计算。
热负荷
附加耗热量:
朝向附加
风力附加
高度附加
外门附加
间歇附加
两面以上外墙附加
窗墙比附加
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向:0~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15%;
南向:-15%~30%。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可不修正。
热负荷
风力附加率:
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以及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
外门附加率:
开启一般的外门如住宅宿舍托幼:
一道门 :65n%
两道门(有门斗): 80n%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60n%
热负荷
开启频繁的外门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等()
一道门 :98n~130n%
两道门(有门斗): 120n~160n %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90n~120n %
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主要出入口:500%
阳台门不考虑外门附加。
热负荷
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总附加率不应大于15%。
两面及以上外墙,将外墙、外窗、外门的基本耗热量附加5%。
,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10%。
热负荷
间歇附加(新增):要求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其他时间可自然降温的供暖建筑物,可按间歇供暖系统设计。供暖热负荷的计算考虑间歇附加:
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取20%;
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取30%。
热负荷
围护结构耗热量总计算公式:
热负荷
多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
缝隙法:只计入风压
换气次数法:
热负荷
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
缝隙法: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
m-冷风渗透综合修正系数;
b-渗风指数
热负荷
散热器采暖
热媒及热媒温度
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热媒温度为75/50℃或85/60℃连续供暖。
散热器采暖
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新增)
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变流量调节,利于节能。
散热器采暖
居住建筑系统制式
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便于分户计量。
散热器采暖
居住建筑系统制式
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能实现室温调节。
散热器采暖
公共建筑系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