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修改编辑
教学目标
1、了解正常水、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
2、了解何谓渗透、渗透浓度、渗透压。
3、了解测定酸碱平衡的常见参数。
4、熟悉正常酸碱平衡的调节。
5、熟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6、熟悉床等改变姿势的动作,均应缓慢小心,以免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可修改编辑
3、励并协助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因是应含高热量、高蛋白成分,但应减少纯水量或钠的
摄取,避免水分过度滞留。
水中毒
1、每日监测患者的体重、出入量平衡情况。
2、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意识状态、出入量、以及尿量、尿比重的变化,必要时协助医生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补充液体的途径和监测液体补充效果的手段。
3、限制液体的摄入量。
4、避免使用5%葡萄糖进行输液治疗(因其代谢后变为低渗性纯水),使液体负荷加重。
5、遵医嘱给予患者利尿剂,并评价其治疗效果,防止出现水分过度丧失或电解质紊乱。
6、监测呼吸的次数、性状、以及呼吸音,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7、做好患者的输液及饮水计划,根据医嘱将限水量平均分配于24小时给予。
高钾血症
1、暂停一切含钾溶液或药物的输入,避免摄入高钾的食物。
2、密切监测血清钾值的变化。
3、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
4、根据医嘱给患者输注胰岛素、葡萄糖和碳酸氢钠,使钾离子移入细胞内。
5、根据医嘱给患者口服或保留灌肠使用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刺激胃肠道中的钠钾交换,使钾离子由粪便中排出。由于离子交换树脂会导致便秘,还需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便秘,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山梨醇或甘露醇通便。
6、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以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近期和拟用洋
可修改编辑
地黄治疗的病人慎用钙剂,因其可增加洋地黄的毒性。
7、根据医嘱协助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8、高钾患者可出现腹泻,与平滑肌过度活动及肠蠕动增加有关。应观察患者腹泻的次数、量、及大便的性状,并遵医嘱处理。
低钾血症
1、鼓励患者多摄取富含钾的饮食,如柳橙、香蕉等。
2、由口补充钾盐时,注意患者有无胃肠道受刺激的征象。
3、根据医嘱由静脉输注补充钾离子
补钾前应监测肾功能状态:每日尿量在500ml以上、每小时30ml以上才可经静脉补钾。肾功能欠佳而必须补钾者,应严密监测。
补钾剂量不宜过多:细胞内血钾情况恢复较慢,一般需4-6天才能纠正,重症者需
10-20天以上。因此每日的补钾量应限制在80-100mmol,即氯化钾6-8g之间。
补钾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小时输注不超过20mmol()如果补钾速度过快,血钾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可引起高钾血症或心室颤动。
补钾浓度不宜过高:一般浓度不超过40mmol/L(10%氯化钾30ml/1000ml液体)钾浓度较高时注射部位常会有严重疼痛及刺激性现象,引发静脉炎,应降低滴速或浓度。绝对禁止用高浓度含钾溶液直接静脉注射,以免导致心脏骤停。
应用大剂量钾静脉滴注时,需采用心电监护,并密切监测血清钾的浓度,如心电图或化验出现高钾血症的变化,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4、使用洋地黄或利尿剂的患者,密切监测血清钾的变化,防止血钾过低引起洋地黄中毒(中毒征象为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及视力障碍)。
可修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