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遭劫救匪:宽容还是纵容.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遭劫救匪:宽容还是纵容.doc

上传人:三角文案 2022/8/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遭劫救匪:宽容还是纵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遭劫救匪:宽容还是纵容
祝泉洲 【引言】
2008年3月26日上午,丁某尾随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入室抢劫,身体素质好的李建华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的歹 广州日报:道德上的完美主义者,法律的捍卫者
李建华的行为令人钦佩。当精神紧张、体力耗尽的歹徒央求李建华杀了他时,身中数刀的李建华却说“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并答应不报警且送歹徒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则称歹徒是自己的儿子……中国人宽容、宽厚的传统美德在李建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建华终究没有成为“现代版的东郭女士”,在群众举报之后,她说出了实情,劫匪被绳之以法。在这里,李建华不仅成为了道德上的完美主义者,也成为了法律的捍卫者。在李建华“遭劫救匪”的善良之举中,在受到触动的歹徒的那一声“妈”中,我们看到了宽容之美,也看到了法律与道德的共生之美。
人们常常把法律和道德人为地割裂开来,其实二者本应是共生关系:道德是法律的灵魂、法律是道德的卫士,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互补关系。法律所适用的范围与道德相比狭窄得多,而且法的稳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滞后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道德来补充。如果过分依赖法律,而忽视公民道德的建设,不仅诸如随地吐痰、哄抢鲜花之类的小事永远难以消除,法律也将面临被架空的危险。
(刘义昆 《如何看“遭劫救匪”之美》)
新华社记者:宽容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宽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神奇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许多对敌视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不计前嫌,以友善、宽容的态度对待对方的经典故事,古代先贤追求的道德境界,同样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善良、同情的人道主义情怀,这对化解人际纠纷、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赵仁伟《 宽容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
【精彩点击一】

救人为什么一定是对的
徐迅雷

她是 53 岁的退休教师,他是 19 岁的持刀歹徒;他入室抢劫,她斗智斗勇;双方皆受伤,最后歹徒精神崩溃,瘫倒在地;她打了 120 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让我们记住这位令人尊敬的女教师,她叫李建华。事情发生在山东威海,时间是3月26日。
李建华“救歹徒”,引发了“该不该”的争议。其实,这是一个不必争论的问题――救人一定是对的。因为已屈服的小偷,就是“前小偷”;已屈服的歹徒,就是“前歹徒”。屈服者,其实已是“俘虏”;“俘虏”要“优待”,这是基本道理。如果此刻依然“乘胜追击”,杀死他也不难,但那不仅不仁,而且防卫过当。对被抓获已屈服的小偷依然大施拳脚、痛打“落水狗”的“出气解恨”行为,时有所见,那当然是违法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建华老师的行为,不仅是仁,而且是大仁。以对方屈服为分界线,此后施救没有错,见死不救则是不仁。倒是此前的搏斗不一定对头――因为你若力有不逮,则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本来对方只是要“谋财”,结果却因你的反抗演变成“害命”,这样的例子已有不少。
李建华不仅救人一命,而且救人一“心”。母亲辈的李建华,对儿子辈的劫匪丁某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