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第一单元
、STSE
积极参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探究活动,规范操作,严谨认真。
懂得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对于科学观察都很重
要。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清水、刀片、碘酒、吸水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洋葱、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复习:说一说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名称。
(2)引入:教师展示洋葱,并讲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想知道关于洋
葱的秘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洋葱表皮的秘密吧!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
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新课学习
(1)教师演示并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一只手握住镜臂, 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平放在桌
上。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反光镜,使目镜视场内亮度适宜。
: 把所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转动准焦螺旋,将镜筒尽量调低,
注意不要让物镜压到标本上。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有时还需要移动观察的标本,才能达到最
佳观察效果。
(2)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说一说,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2. 观察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
(1)明确任务: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
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材料: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放大镜、记录笔。
(3)实验方法:
、对光。
,调节显微镜,直到看清物像为
止。
。观察时,双眼要同时睁开,一边观察,一边记录。(4)交流: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说一说,洋葱表皮有什么细微的结构?
(5)小结:洋葱表皮有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还有一个小圆
点。
(6)继续探究: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的结果,用放大镜看得到
吗?试一试。
(7)小结:用放大镜看不到洋葱表皮的这些微小特征,用显微镜才可以看
到。
3. 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1)思考:永久玻片标本和临时玻片标本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
(2)讲述:玻片标本的种类,从保存时间长短分,有临时玻片标本和永久
玻片标本。临时玻片标本和永久玻片标本制作过程基本一致,只是永久玻片制作
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封片。而临时的玻片标本,一般都不封片,不能长期保存。
(3)教师演示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
a. 擦: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b. 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c. 划: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刀片划出一个约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使用刀片
时注意安全!
d. 取:用镊子小心撕取洋葱内表皮。
e. 展:将洋葱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使之平铺开。
f. 盖: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
g.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如碘酒,给洋葱表皮着色。
h. 吸: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4)学生尝试制作标本,教师巡视指导。
(5)标本成果展示。
(6)实验:将自制临时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7)交流: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三)整理,下课。
第二单元 微生物
第一课 发霉和发酵一、教学目标
知道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空气中的食物及物品容易发霉。
知道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食物可发霉、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现象。
回顾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能针对物品发霉的条件作出假设,据此设计对
比实验并以馒头为例进行研究,证实发霉需要温暖潮湿的条件。
阅读有关“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科学史资料,联系发霉现象,能对发酵的原
因作出初步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