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ppt

格式:ppt   大小:4,059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7/24 文件大小:3.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国内最多、最普遍
腹膜透析
肾移植
有效的血管通路 -----血透病人的生命线
如果不是有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基地组织早就完了!
历史
几乎有血液透析就有血管通路的建立;
1960年,Scribner第一个设计出外瘘管( Scribner分流)---易形成血栓、使用寿命短、易感染
1962年Cimino和Brescia设计出“自体动静内瘘”-----使用至今
1963年锁骨下静脉插管
1965年颈内静脉插管
1973年聚四***乙烯(PTFE)材料移植血管
20世纪80年代后期,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留置导管
理想血管通路的几个特征
能达到有效透析所需的血流量
容易重复建立血液循环
在透析末,血流量能较快地逐渐减少为零
保持长期功能,不必经常手术干预
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可以防止感染
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
直接穿刺;
深静脉插管(临时、紧急时用)
颈内静脉--最常用、手法要求较高
锁骨下静脉--手法要求高、易形成血栓
股静脉--手法最易、不宜久置(3-5天)
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留置导管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理想的动静脉内瘘
血流量至少200mll/min
血管口径足够大,以便于穿刺
足够长度,以便于行双针穿刺
局麻下手术简单迅速
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少
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解剖
术前
术式
手术方法
术后观察和护理
解剖----前臂及手部浅层
桡动脉